昏睡八百年——南海Ⅰ號的文物外價值

南海Ⅰ號的發掘工作關鍵不是快,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說:“意大利龐貝遺址挖了150年了,人們并沒有給它制定一個時間表,至今,龐貝遺址有三分之一還沒有挖。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盛佳婉

南海Ⅰ號讓廣東陽江的海陵島出了名。2007年,沉船進宮轟動了整個小島,全世界的媒體都來到了島上,中央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2009年底,博物館開館的焰火中,博物館附近一家雜貨店的店主說:“南海Ⅰ號進宮后,房價都漲到一萬多了,北京人都有來我們這里買房。”

“泰坦尼克號是一個現代鐵船,潛水員可以鉆到里面去,就像《泰坦尼克號》開頭,有人在船艙里拿著手電來回晃。‘南海Ⅰ號’是在淤泥里面埋著的,船艙里都是泥巴,根本鉆不進去。”曾參與南海Ⅰ號發掘工作的水下考古專家張萬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沒有這些淤泥的話,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南海Ⅰ號了。”張萬星說,淤泥是珠江口以西的泥沙沖積過來的,隨著水流飄過來,因此泥沙非常細,很快給船身鋪上了保護層,提供了厭氧保護——就是在缺氧的狀態下,船身及文物得以保存至今。

張萬星現在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副館長,參與了2001年開始的南海Ⅰ號歷次發掘工作。2002年的發掘是關鍵性的一次,不僅確立了沉船的準確坐標和位置,為五年后的出水奠定了關鍵性的基礎,同時還進行了一系列試發掘工作,讓兩千多件南宋文物重見天日。

已故中國歷史博物館老館長、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奠基人俞偉超曾說,“南海Ⅰ號”是國內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一直懸而未決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口的考古懸案很有可能在這艘船上找到蛛絲馬跡。

2月4日,廣東省文化廳將委托相關水下考古專業部門編制2010年南海Ⅰ號的發掘方案。至此,距離英國人發現南海Ⅰ號已經過去了整整23年。

中國文物部門的有關官員曾多次強調,南海Ⅰ號的發掘工作關鍵不是快,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說:“意大利龐貝遺址挖了150年了,人們并沒有給它制定一個時間表,至今,龐貝遺址有三分之一還沒有挖。”

打撈=套上一個套

德國地理學家李?;舴以?877年出版了《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