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戒毒”
浙江湖州的一位農資站人士證實,為抵消害蟲對農藥的抗藥性,在中低毒農藥中添加少量高毒農藥,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由于添加后農藥往往更好,更受到農民歡迎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郭海燕 袁端端
“毒豇豆”的背后是農藥使用監控的缺失和種植模式的落后,這需要施行更嚴格的藥品監管和建立蔬菜溯源標識制度
農藥監管缺失
“蔬菜產區一定要加強對農藥銷售的管理。否則很容易殃及無辜,‘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研究蔬菜問題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日遠說。“毒豇豆”事件所暴露的恰是在中國蔬菜產區的兩大問題——農藥使用監控的缺失和種植模式的落后。
近幾年,雖然農業部屢屢公布禁用農藥名單,然而據陳日遠透露,一些農藥廠家為了保證銷量和殺蟲效果,往往在正規殺蟲農藥中添加高毒農藥成分。
浙江湖州的一位農資站人士證實,為抵消害蟲對農藥的抗藥性,在中低毒農藥中添加少量高毒農藥,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由于添加后農藥往往更好,更受到農民歡迎。“可怕的是,在很多地方,禁用農藥項目檢測根本不做。”杭州市農業局的一位人士坦承。在杭州市農業局多年的抽檢中,每個月都會檢出農藥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