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中國(100304)
答案就是:遠,很遠,很遠很遠。
責任編輯:史哲
“紅色模式”的利與弊
◆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28日,斯蒂文·穆夫森約翰·波姆弗雷特
過去美國對中國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中美是否會打仗?中國是否成為蘇聯之后美國新的對手?后來,美國又開始對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倍感憂慮:中國會不 會靠匯率和廉價勞動力搶走美國人的飯碗?如今,在兩國可以展開競爭的領域如網絡、教育、軍事、經濟等,中國的威脅可謂無處不在。
說中國的“紅色模式”對美國人的生活構成全面威脅實在言過其實。這并不是說中國在許多事情上做得不夠好,或者說我們不需要從中國模式中借鑒一二,而 是說美國可以把中國模式當作對自己的激勵。舉個例子,中國環保技術發展迅速,它的太陽能設備還只是一些屋頂熱水器,它的風力發電機質量遠遠落后于歐美。但 中國模式優勢在于,它在決定推動環保上不會像美國那樣猶豫再三。這種差異或許會督促美國議員快快行動。
在其他領域,政界和學界可能會過高估計中國紅色模式帶來的優勢。比如,說中國可能會成為科研領域的領頭羊,但這些顯然忽視了中國嚴重的學術剽竊和造 假問題。至于中國最輝煌的經濟成就,也面臨人口結構的危機。中國每年的確新增60萬技工,遠高于美國,但在中國汽車修理工和家電維修居然也被計算在內。
美國需要中國作為其前進的動力。中國并不是美國的敵人,低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