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地】美國是怎樣管理新聞的
雖然沒能采訪成,但作為美國一級政府機構,美國使館在應對新聞媒體時的表現卻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做上海合作組織聯合軍事演習的報道,希望了解美國方面的反應,遂向美國駐華使館提出了采訪申請,也因此見識了美國使館新聞處應對新聞采訪的職業操作。記者在采訪時被告知了采訪的“四個等級”:
On the Record
記者可以直接使用采訪對象的姓名、頭銜以及談話內容。
On Background
可以直接引用或解讀官員的談話,標明官員身份如“國務院官員”或“行政官員”,但必須由官員自己來決定。
On Deep Background
不得標明信息來源,甚至不能寫成“不愿提供姓名人士”,通常只能寫成“據了解”或“我們了解到”。所提供信息不得在文章中直接使用,信息只是作為背景知識,幫助記者更好地撰寫稿件,或理解所報道內容,而且該理解也只是記者的理解,而非采訪對象的理解。
Off the Record
記者被告知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在報道中使用。信息只供記者理解所用。
除此之外,記者還被告知:“在對美國官員采訪之前,必須遵守此基本規定。在談話之前,您和使館官員必須對談話內容的使用規定有清楚的理解?!边@句話讓人很容易就想起,美國警匪片中警察抓獲嫌疑人時常說的那句口頭禪:“你有權保持沉默……”
或許是因為時機相對敏感,記者的采訪被列入了“Off the Record ”級,由于是報道,而非評論,這次采訪實際上是被婉拒了。
雖然沒能采訪成,但作為美國一級政府機構,美國使館在應對新聞媒體時的表現卻令人印象深刻——紛繁復雜的新聞事件,按照事件的性質和敏感度,被技術化地加以分級管理和發布,從而在保證不冷對媒體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維護美國政府。畢竟,一般情況下,沒有誰會為了一次采訪機會而得罪政府。
不過,由于規則明確,記者在整個過程中也能感覺到獲得了極大的尊重。使館會隨時征求記者的意見,了解記者的意圖,這一過程中還可以討價還價,比如要求提高信息發布等級。
這或許能夠給國內不少地方的新聞管理部門提供某些借鑒。一堵、二防、三拒訪,幾十年如此,這種做法最致命之處在于把政府與媒體隔絕,導致“小道消息”滿天飛,最終損害的是政府的利益?!吧浦巍辈皇歉艚^,而是主動接觸并有效管理這種接觸,才能爭取到影響大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