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道”變革·地方】山西:煤改出,三晉動
一方面要鞏固以往的成果,另一方面要維持民生問題,至少目前來看,兩只被小心翼翼踩著的雞蛋還沒破裂。
責任編輯:李梁 馬昌博 郭力 實習生 丁婷婷
治道變革:一方面要鞏固以往的成果,另一方面要維持民生問題,至少目前來看,兩只被小心翼翼踩著的雞蛋還沒破裂。
至少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阻止山西省的決心。
虎年之際,山西再次提高煤炭行業準入門檻,這意味著,煤企將再被整合30家,煤企控制在100家之內,這幾乎是過去煤企數的二十分之一。
這場自上世紀煤炭“有水快流”政策以來最大的煤炭整合政策,自從去年公布以來就充斥著政府、礦主、大集團、村民等各種力量的較量。而作為山西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問題核心的煤炭行業,其政策之變,對山西的影響之甚,無需多言。
反觀這項引起全國爭議的煤炭政策變遷,可以發現,原本啟動于2008年9月的政策,待到真正推行卻在半年后的2009年4月。
這半年,襄汾潰壩、屯蘭礦難相繼發生,山西政壇更迭頻仍,堯帝故鄉臨汾甚至被外界喻為官員滑鐵盧。安全治理成了山西官員最為頭疼的問題,新任省長面對礦難潸然淚下。
王君,這位臨危受命的省長,延續其在國家安監總局“關閉小煤礦&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