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大地震2012提前到來
“對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地球比過去15年活躍得多。我們仍然不知道原因何在”
2010年2月27日當地時間凌晨3:34,本世紀全球最強的一次特大地震襲擊智利,至本刊截稿時,已造成超過700人死亡,并引發一場威脅夏威夷、日本等太平洋海岸沿線的海嘯。這場特大地震使智利這個世界銅礦第一產地、拉丁美洲經濟最穩定的國家遭受重創。
恐怖景象
離震中西南部僅有115公里的智利最大的城市之一康塞普西翁擁有約67萬人口,當地一些居民開始搶奪藥品和倒塌的糧倉,從超市里搶走食物和發電工具,警察用催淚彈和水炮驅散了人們。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位于震中北部約325公里,同樣受損嚴重,翻倒的汽車東倒西歪地躺在倒塌的天橋下,受損程度和傷亡人數難以估計。由于地震摧毀了乘客人行道,震掉了門上和窗戶上的玻璃,國際機場被迫關閉至少72小時。地鐵系統也被迫關閉,街上只有幾輛公共汽車運行著。Codelco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礦產地,旗下的El Teniente和Andina礦場被迫停運,但報道稱受損較輕,礦場有望在未來數小時內恢復正常運作。在圣地亞哥南部450公里的監獄里,警察稱至少有269名囚犯利用地震趁亂逃脫,28名被捕,3名被擊斃。
南部地區的固定電話和手機系統受到破壞,在修復過程中出現大擁塞,交通部長呼吁如非十萬火急,請人們暫時不要使用電話。在受災嚴重的沿海地區Maule的小鎮Curico,接近三分之一殖民時期的建筑受到嚴重損害。智利紅十字人員開始安撫小鎮的人們,并告誡居民危險的潛在性。“離那些大樓遠點,我再也不想不得不從這里挖出人來。”一位匿名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
經濟學家分析,地震將對智利的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盡快修復受災最嚴重地區的工業和農業成為震后重建工作的當務之急。保險公司預計這次地震至少造成150億至300億美金的損失。
當地一些民眾還通過自己的視野觀察這次地震,用視頻記錄下來,并上傳到YouTube。由于智利許多地區的通訊受阻,人們難以與自己的親友取得聯系,有兩個女孩則利用YouTube上傳視頻,告訴朋友家人自己沒事,并描述她們在地震中看到的和聽到的。還有一些人則盡其所能,傳遞如何在倒塌樓房中求生的知識,視頻還被翻譯成西班牙語,解釋為何躲在桌子下和門口不利于生還的原因。
2006年度第五季“美國偶像”大賽季軍Elliott Yamin在這次大地震中死里逃生,他第一時間在Twitter記錄整個經歷。“智利發生大地震啦!整個街上都吵吵嚷嚷的,停電了。我的心快要從胸口跳出來了!發出海嘯警報了,我只在內陸1英里處!”
為什么受災程度比海地輕?
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發生里氏7.0級地震,造成20多萬人死亡。對比之下,這次智利特大地震的震級更強,但造成的損害卻比海地輕,死傷人數相對較少。經過綜合分析,歸納為以下幾點原因:
震源距離大城市較遠。智利地震震中距首都圣地亞哥325公里,距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115公里,震源深度大約35公里。相比之下,海地地震震中距首都太子港15公里,震源深度大約13公里。之所以會出現智利地震震級更高、而破壞程度可能低于海地地震的現象,專家分析,是因為智利震中周圍地區人口稀少,而海地震中靠近人口稠密區;
從地震歷史中學習。智利處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太平洋和南美板塊的邊緣,是高敏感地震帶。1960年,智利遭遇20世紀最大地震,Valdivia遭受9.5震級地震襲擊,導致1655人死亡。從小在學校里受到的訓練,使每一個智利人已經很了解地震期間應該做什么。“以防萬一”的態度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國家看來似乎太強制性,但在智利卻是一種規范。智利國家應急辦公室強調智利是世界上最多地震的國家之一,在其網站上寫明了如何應對地震。這些寶貴的經驗幫助許多智利人順利渡過這次地震危機;
建筑注重抗震性能。智利經濟比海地發達,加上歷年地震頻發,因而更多考慮建筑抗震性能,鮮見豆腐渣工程。非營利組織“地質災害國際”的負責人布萊恩·塔克說,按人口計算,智利地震學家比例最高。智利制定建筑規范和應急規劃時會征求專家意見。一位美國地質調查研究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智利的低傷亡率要歸功于高質量的樓房標準。美國人Ronald Scott,地震發生時恰好呆在圣地亞哥的旅店里,告訴ABC新聞中心他嚇壞了,他所看到的災情卻比他從海地報道中看到的要輕。“真的很恐怖。我首先做的是跳到眼前能找到的一張桌子下面,還拿了一瓶水以防我要在那里呆上一段時間。當時我閃過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那時海地發生的事情以及人們曾經遭受的苦難。所有東西開始上下顛簸,燈熄滅了,一切就像是在鐵路上行駛著的火車。樓房開始搖晃,但卻沒有倒塌,因為有比較堅固的構造。”
全球地震大爆發?
地震發生后,智利現任總統巴切萊特說,地震可能會激起大浪,但是還不致于到海嘯的程度。事后證明她錯了,海嘯席卷幾個濱海城鎮,導致幾百人送命。海軍在地震發生30分鐘后,決定自行發布海嘯警報,國防部長說,這至少救了好幾千條人命。
美國地質調查局稱,這場里氏6.3級地震是由智利地震地面波產生的個別“觸發性地震”??茖W家稱之為“大逆沖型”地震,是地殼板塊沉到另一板塊之下所引發的強力地震。專家推斷,智利大地震發生的原因,是納斯卡板塊沉落南美洲板塊之下,發放出相等于500億噸的能量,估計斷層斷裂長達340英里,相信與年初海地大地震并無關系,情況與2004年觸發南亞大海嘯、導致數十萬人死亡的印度洋9.1級大地震相似。
新西蘭也發出了海嘯警報,國家危機管理中心告誡,巨浪在首次登陸后的6-12小時會達到最高高度3米,整個東部海岸包括克賴斯特徹奇南部島嶼城市查特姆群島、班克斯半島將受到侵襲。
在日本,4英尺高的巨浪襲擊了北海道北部的一個島,盡管一些碼頭被淹沒了,但目前還沒有關于人員傷亡的報道。
2月26日晚,日本琉球群島也發生了震級為7.0的地震。一連串的地震災害是否意味著全球地震即將大爆發?
從宏觀上看,亞馬遜州立大學地質學者J. Ramón Arrowsmith認為這樣的地球是正常的表現。他說:“結合我們人類短暫且不全面的記憶這個角度來看,全球越來越發達的通訊方式,讓我們了解到更多地震的消息,所以看上去地震似乎發生得更加頻繁了,但實際上這也許并不能昭示出全球地震的頻率發生改變了。”
然而,“對比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地球比過去15年活躍得多。我們仍然不知道原因何在,有可能僅僅是地球巖石圈應力場自然周期的短期變化造成的。”密蘇里州科技大學地球物理學者Stephen S. Gao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