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碳賬簿
一場持續12天的全國“兩會”盛會中,五千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僅往返北京的交通一項,就將排放超過1000噸二氧化碳。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郭海燕 袁端端 張曼瑩
此次“兩會”,低碳概念風行,官方采取了一系列的“減碳”舉措。在沒有科學統計各項碳排放數據的情況下,“兩會”的低碳前景并不清晰
一場持續12天的全國“兩會”盛會中,五千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僅往返北京的交通一項,就將排放超過1000噸二氧化碳。
這一數量的二氧化碳能夠充滿200多個奧林匹克游泳池,同時相當于抵消了一臺1兆瓦的風能發電機半年的減排量。這也是國內第一次有機構對“兩會”的碳排放做出勾勒。
按照全球被廣泛接受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工具GHG Protocol的推算慣例,國內外大型會議中交通的碳排放往往占到總量的七至八成。從3月3日政協開幕至3月14日人大閉幕,除了北京市民因交通限行頗感不便外,“兩會”還為自己的碳排放留下了一個重重的碳足跡。
依據熙碳環境咨詢公司給南方周末的數據,各省碳足跡大小不一。因路途遙遠且隊伍龐大,香港團以超過50噸的排放量位居榜首。
當低碳概念迅速躥紅之時,追問“兩會”自身的綠色指數,再自然不過。事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