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大鱷遭遇骯臟的泔水

在過去,泔水總是會被拿去喂了“泔水豬”或提煉成令人作嘔的“地溝油”,現在,它們是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鱷競相追逐的盤中餐。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郭海燕

在過去,泔水總是會被拿去喂了“泔水豬”或提煉成令人作嘔的“地溝油”,現在,它們是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金融巨鱷競相追逐的盤中餐。

然而,“在餐廚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上,政府的態度還是模糊的,正處在一個等待和觀察期”。

化腐朽為神奇

上午10點,一輛白色的環衛卡車準時駛進了北京金六環資源循環處理站的大院。

身穿藍色工作服的王師傅是北京嘉博文生物技術公司的員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車內從昌平附近大學、政府機關以及餐飲機構收集的餐廚垃圾,俗稱“泔水”,做些特殊處理。

處理站空曠的廠房內,放著兩臺不起眼的設備,空氣中沒有想象中泔水的酸臭味。升降裝置將垃圾桶送入投料口,泔水被倒進處理設備——一個高約4米的發酵罐中,王師傅再加入特制的復合微生物菌和一定比例的調整材料,80攝氏度的高溫中,泔水開始自動攪拌。

此時的發酵罐中正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高溫幾乎“殺死”了所有有害的病原菌,而“活躍的”復合微生物菌則把泔水當作自己的糧食,同時產生大量代謝產物。

6至8小時后,自動攪拌、降解發酵后,發酵罐里倒出了一堆堆像土壤一樣的褐色粉末。至此一車“泔水”,變身成了水分低于10%,具有新陳代謝活力、安全衛生的固體再生資源。

下午5點,這些褐色粉末在處理站被包裝成袋,兵分兩路:一路送往幾公里開外的飼料加工廠,制作成有機飼料;而另一路,則送往昌平的加工車間,按照行業標準制作成高能微生物菌劑,再與有機肥配合使用。

在此之后,這些發端于骯臟泔水的有機飼料被送進畜禽養殖企業,用以助力畜禽的生長速度;而微生物肥料,則通過昌平區政府的政府補貼途徑,發放到農民手中,助力草莓等作物的生長。

一桶泔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