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的非跨越式發展
我們的學術研究,已經過了“溫飽”階段,應進入注重品質的所謂“提高”層次了
責任編輯:蔡軍劍
我們的學術研究,已經過了“溫飽”階段,應進入注重品質的所謂“提高”層次了
多年前因好友的推薦,接受某鄉前輩的指派寫一本書。初擬獨力完成,為此而去臺北影印了好幾十公斤的檔案材料(因托運限重,部分靠自己背回來,重量記得很清楚)。后來代理主持該計劃的朋友催促甚緊,于是改請多位同人幫忙共同進行。好不容易在限時之內完成了,卻因一些小問題,迄今已六年多,仍未出版?;叵肫饋?,當初若是沒有被催那么緊,該書或許早就獨力完成了。
如今大家都在趕著做事——發放項目的和申請項目的,主持研究計劃的和從事研究的,辦刊物的和寫文章的,出版社和作者,個個似乎都在趕時間。我們的學術研究,照說已經過了“溫飽”階段,而進入注重品質的所謂“提高”層次了。為什么大家仍然這樣趕?對個體學人而言,不論是心態和實際狀態,這樣的急切和緊迫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