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熱點·醫改】藥“養”的醫院
醫院盈利與虧損,全在藥品收入的多寡。
責任編輯:肖華 實習生 梅嶺
兩份醫院的賬單
盈利與虧損,兩家醫院的賬單一比,差異在藥品收入的多寡
日前,南方周末記者獲得一份廣州某三甲醫院2009的收支賬單:
收入:財政補貼約5%;藥品收入近45%;醫療服務收入50%。
支出:人員20%,藥品支出3%,物資材料12%,維修折舊10%,科室業務辦公11%,轉移成本(手術室成本)32%。
該醫院去年總收入近30億,小有盈余,藥品利潤占總利潤的50%左右??梢?,藥品撐起了該醫院的半邊天。
西南某市三級乙等醫院院長胡思明(化名)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按照所屬地衛生局的規定,當地醫院藥品收入不能超過總收入的35%,該醫院2009年利潤結構如下:財政收入10%左右,藥品收入20%,醫療服務收入70%左右。去年總收入3億,虧了8000多萬。
與上述廣州三甲醫院對照,二者的差異在藥品收入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