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兩會外國記者:“我有問題問總理”(二)

中國國內的社會民生和政治民主問題,受到外國媒體不分國別的高度關切,他們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貧富不均和城市拆遷等問題上。

民生和民主篇

中國國內的社會民生和政治民主問題,受到外國媒體不分國別的高度關切,他們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貧富不均和城市拆遷等問題上。

《紐約時報》駐中國首席記者萬墨柯關注的議題是:中國部分城市在拆遷中損害了一些市民的利益,他對這一現象,以及利益受到損害的拆遷戶的上街游行和抗議深表關切。他同樣對當今中國社會的貧富不均表示擔憂。

在中國國內政治方面,政協賈慶林主席在政協開幕式上關于中國絕不學習西方多黨制的提法,引起了日本《讀賣新聞》對此問題的關注,并由此對未來中國在發展民主方面的趨勢表示關切。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的提法,同樣也引起了外媒對中國新聞管理等方面的高度關注。

而日本《朝日新聞》還對中國去年的貪污腐敗案件的具體數字,以及涉貪官員的人數表示關切。

中國是世界的中國

過去人們常常說,中國走向世界。但是回顧上述國際主流媒體擬向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問題,這個提法在今天應該改換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國。

一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由于中國是棉花和棉織品進出口的世界大國,因此每當該公司總裁出國時,世界市場的棉花和棉織品的價格,包括相關股票和期貨的價格都會發生波動,因為世界不知道他此次公干,是拋出還是吃進。

當本屬一國內部事務的投資規模和計劃、貨幣匯率、是否發生通貨膨脹、經濟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等問題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關切時,這個國家已經不僅屬于它自己,也屬于世界。

正因如此,世界必然會對這個國家將奉行什么樣的外交和國防政策高度關切,正如這些外國媒體和外交界人士所擔心的:過去中國奉行的是“內斂的”、“防守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而在中國利益遍布全世界的今天,中國會奉行什么樣的政策,就成為大家高度關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極其頭痛的問題。

同理,中國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產生的問題,例如貧富懸殊、社會產生弱勢群體,政治體制的現狀極其演變,也很難僅僅說是一國的內部事務了。中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應該奉行著“沖突—妥協—進步”規則,來處理彼此之間的關系。

 

網絡編輯:王憐花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