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洋狗”事件與打倒孔祥熙運動——一份不實報道引起的學潮
從香港最后起飛的一架飛機到達重慶機場,《大公報》編輯部派人到機場迎接自己的社長,出人意料的是,不僅未見胡霖和其他要人的身影,相反,見到的卻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藹齡、二女兒孔令偉、老媽子、大批箱籠和幾條洋狗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一 、從搶救“要員”的飛機上走下來幾條“洋狗”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軍向香港發動閃電式的進攻,形勢危急。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不少民國要人,包括國民黨中央委員在內的軍政大員、銀行家、文化人,如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陳寅恪、陳濟棠等都寄居于此。為了避免這些人成為日軍俘虜,重慶國民政府應各方要求,加派航班,力爭在日軍占領之前將這些要人搶運到內地來。由于《大公報》社長胡霖(政之)也在香港,該社總編輯王蕓生向蔣介石的秘書陳布雷要求,得到蔣的同意,將胡列入搶救名單。
12月10日,從香港最后起飛的一架飛機到達重慶機場,《大公報》編輯部派人到機場迎接自己的社長,出人意料的是,不僅未見胡霖和其他要人的身影,相反,見到的卻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藹齡、二女兒孔令偉、老媽子、大批箱籠和幾條洋狗。次日,《新民報》日刊刊出采訪部主任浦熙修所寫現場報道,標題是:《佇候天外飛機來——喝牛奶的洋狗又增多七八頭》,在4條相關新聞中夾雜著兩行文字:
△日來佇候于飛機場遙望飛機自天外飛來者大有人在,昨日王云五先生亦三次前迎,三次失望。
△昨日陪都洋狗又增多七八頭,系為真正喝牛奶之外國種。
為什么寫得如此簡略呢?主要是為了逃避重慶當局的新聞檢查,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
宋慶齡于1942年1月12日在重慶寫信給宋子文,敘述撤離香港的經過,信中直指《大公報》關于“飛機洋狗”的社論為誹謗不實之辭。(“an libelous editorial”) (《宋子文與他的時代》/圖)
宋耀如全家照。前排為宋子安,二排左起為宋藹齡、宋子文、宋慶齡;三排左起為宋子良、宋耀如、倪桂珍、宋美齡 (《宋子文與他的時代》/圖)
宋子文擔心滯留在香港的二姐宋慶齡的安危,電請宋美齡安排宋慶齡撤出香港 (《宋子文與他的時代》/圖)
王蕓生當日未去機場,但他聽到派出接機人員的匯報后,十分氣憤,也想將此事捅到報紙上。恰好,當時國民黨正在重慶召開五屆九中全會,12月20日,會議通過了《增進行政效能,厲行法治制度以修明政治案》,其中提到“年來行政雖尚有進步,而仍不無疲玩遲滯之感”,推研其因,在于未能認真貫徹1938年《抗戰建國綱領》中的“嚴懲貪官污吏并沒受其財產”的有關條文。議案提出,今后要“厲行監察、檢察職權,修明政治,首重整肅官方”。王蕓生讀到這份議案后,當日寫成一篇社評《擁護修明政治案》,表示對國民黨中央全會議案的支持,中稱:
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肅官箴,儆官邪。譬如最近太平洋戰事爆發,逃難的飛機竟裝來了箱籠、老媽與洋狗,而多少應該內渡的人尚危懸海外。善于持盈保泰者,本應該斂鋒謙退,現竟這樣不識大體。又如某部長在重慶已有幾處住宅,最近竟用六十五萬元公款買了一所公館。——現在九中全會既有修明政治之決議,我們輿論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職;新聞管理當局若不準我們發表,更是違背中央勵精圖治之旨。
文中提到的兩個例子,一個指向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一個指向當時的外交部長郭泰祺。自然,送審時檢查機關通不過,下令“刪扣”,但王蕓生無視禁令,將被刪部分照發。(《王世杰日記》,1941年12月22日)于是,12月10日重慶機場上的那一幕就廣為人知了。
二、昆明學生上街游行,大喊“打倒孔祥熙!”“槍斃孔祥熙!”
國民參政會是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成立的包含各黨派成員的咨詢機構。會上,西南聯大教授張奚若、羅隆基對孔祥熙常有質詢。會議結束后,張、羅回到昆明,也將消息帶到當地。12月24日,昆明《朝報》轉載王蕓生所寫社評,將標題改為《從修明政治說到飛機運狗》,“洋狗”事件遂被更加突出。吳晗當時在西南聯大任教,他在一年級的《中國通史》課上憤怒地說:“南宋亡國時有蟋蟀宰相,今天有飛狗院長,可以媲美。”他的話,像是在一堆干柴上點燃了火焰,不同政治傾向的學生都被動員起來。 1942年1月5日,西南聯大新校舍的“民主墻”上出現“打倒孔祥熙”的標語。學生迅速編輯并出版壁報《吶喊》,發表《鏟除孔祥熙》、《重燃五四烈火》、《告國民黨員書》、《告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書》等文章。留校中共黨員劉平御組織的平社繼起響應?!逗袈暋?、《正義》等壁報陸續出現。學生自治會主席郝純治和副主席竹淑貞等暗暗發動群眾。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鄒文靖、鐘正等找到教育系教授、三青團直屬分團部書記長陳雪屏,要求以聯大三青團的名義表示抗議,陳拒絕,鄒等即起草《討孔宣言》,宣稱“孔賊不除,誓不罷休”,簽名者共26人。
1月6日下午1時,西南聯大學生鳴鑼號召,迅速聚集六七百人上街游行。云南大學、中法大學、英語??茖W校、同濟附中、昆華師范等校的學生紛紛趕來參加,共約三千人。聯大一年級新生中的共產黨員齊亮、王世堂、高彤生(高志遠)以及原中共鄂西特委副書記馬千禾(馬識途)等都參加了游行。學生舉著自制的“倒孔”、“討孔”、“鏟孔”的小旗子,在鬧市游行,高呼“打倒孔祥熙”的口號。土木系學生葉傳華用床單畫了一個大銅錢,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