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評判,這是一種歷史潮流”——溫嶺市人大火辣過堂政府部門預算現場
教育局局長即刻做出回應:以前沒有這樣細地審,我就大概看一下,現在審得這樣細,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教育局局長即刻做出回應:以前沒有這樣細地審,我就大概看一下,現在審得這樣細,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浙江溫嶺人代會教育部門預算專題審議現場 (資料圖片/圖)
上周三,全國兩會進行中。按照議程,全國人大會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審議政府預算草案。然而據報道,許多小組沒有一人談到預算報告。
同一時間,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政府預算審議會卻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溫嶺火辣召開。
每個代表團審議一個部門預算
今年,被審議的部門預算擴大到12個。
3月10日上午,是溫嶺市人大分組討論審議12個政府部門2010年預算草案的時間。
記者和來自上海人大的專家周梅燕、來自北京的學者李凡一起,決定參加教育組的審議。因為教育部門的支出占整個溫嶺預算支出的30.8%,是整個預算中最大的部分,且教育部門涉及的預算項目復雜性較高,更能反映代表的審議水平。
7點50分左右,在當地人大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一行穿過彎曲狹窄的樓道,走向當地建設銀行大樓三層一間能容納四五十人的會議室,來到審議會場。
圍著橢圓形的長桌,代表和財政部門、教育部門和人大的工作人員已經就座。旁邊散坐了幾位列席的政府各部門工作人員和三四位當地媒體的記者。這一組顯然被認為是重要的,市財政局局長江涌清和市人大主任張學明都參與其中。
現場有工作人員派發《溫嶺市教育局2010年預算(草案)》(10頁)、《溫嶺市教育系統2010年預算說明》(4頁)和《溫嶺市教育局2010年主要工作和部門預算安排概況》(4頁)三份資料。
從1999年因“偶然”而創造出鄉鎮一級“民主懇談”這一基層民主的實踐形式,到2003年將參與式預算引入民主懇談,深化“懇談”內容,至2005、2006年創造出“新河模式”、“澤國模式”等制度性的參與式預算改革試驗,進而至2007年以來,將參與式預算在整個溫嶺的鄉鎮一級和市級政府部門全面推開,溫嶺的預算改革已經初具制度化的雛形——全縣只有兩個街道因“較小”而未進行類似預算改革,市級單位從2007年推開交通局第一個,逐年擴展,今年已經擴展到12個部門。
除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