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期,誰來埋單?

所謂“退市”就是要把虧的錢補上,把借的錢還上,重新恢復過正常日子,其過程充斥著各國綜合實力的較量。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表現出復蘇勢頭,“救市”暫告一段落。但是,彌補危機造成的虧空是“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所謂“退市”就是要把虧的錢補上,把借的錢還上,重新恢復過正常日子,其過程充斥著各國綜合實力的較量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相繼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政府“再杠桿化”沖銷企業和居民部門“去杠桿化”的影響,私人部門的債務轉由公眾財政承擔。比如,美聯儲在2009年購買了居民部門(約8000億)和海外投資者(約2000億)凈減持的近1萬億美元MBS(資產抵押證券),才勉強將住房按揭利率從危機爆發后的6.5%降到目前的5%水平,目前居民部門的MBS持有余額已經接近于零。

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表現出復蘇勢頭,“救市”暫告一段落。但是,彌補危機造成的虧空是“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所謂“退市”就是要把虧的錢補上,把借的錢還上,重新恢復過正常日子,其過程充斥著各國綜合實力的較量。

歐元區日子難過

凱恩斯曾經說過,“摧毀資本主義體系的最好方法是貨幣貶值”。希臘是歐元區財政最為脆弱的成員國,并且希臘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旅游業和航運業均未走出衰退,未來財政收入的增速不樂觀。目前,希臘政府總外債2980億美元,2010年的總融資需求約750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約96億美元,而其官方儲備只有1.6億美元,籌資壓力非常大。

對希臘而言,面對經濟萎縮和債臺高筑的雙重困境,必須尋求歐盟主要成員國的支持。歐盟委員會會議最近明確表示不會拋棄希臘,也不會任其債務危機危害到整個歐元區,并排除了尋求IMF援助的可能性。

歐元區誕生十余年來取得了很大成功,各成員國都不同程度地受益,必然選擇犧牲短期經濟增長以保全自己成員國的身份。救助希臘、保全歐元在政治上沒有回旋余地,是張明牌。

現在歐盟面臨的問題是,不能輕易出手,否則會成為先例,引發高赤字國家的道德風險,今后隊伍不好帶。至少要經過討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