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30年,變還是不變 二胎政策:歷史關口,正在激辯

在1980年,黨中央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提出:30年以后,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這一公開信距今恰好30年,中國人口政策到底會不會有所變化?

責任編輯:傅劍鋒 曹筠武 實習生 王芳軍 何謙

30年前,黨中央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的公開信中提出:30年后“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如今,計生政策實行已逾30年,中國也已站在社會老齡化的門口。人口政策的轉折性時期是否已經來到?

學界已有諸多呼吁,甚至連“獨生子女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田雪原也表態支持逐步放開二胎。而國家計生委仍然是最為明確的反對者。

在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中國女富豪張茵建議:國家應逐步放開二胎政策,并且有個3-5年的過渡期,讓一部分人先生,然后再完全放開。

張茵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今年兩會也有很多人提案計劃生育,我是從養老問題上來考慮的,現在的出生比例很小,如果我們再這么下去,我們進入老齡化社會將不知如何應對。”

她的這一提案,無疑撥動了國人的神經,公眾與專家的討論又一次聚焦在“要不要放開二胎”等人口政策的調整問題上。事實上,中國計生政策實行已逾三十年。

而在1980年,黨中央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提出:30年以后,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這一公開信距今恰好30年,中國人口政策到底會不會有所變化?

中國已處在社會老齡化的門口 (CFP/圖)

在微妙的時間節點上

有關計生政策的調整言論上演了多次羅生門。在人口政策三十年這個節點上,一切都變得微妙起來。

2010年1月19日,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組長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在考察人口計生科研、管理服務工作時,提出要把“人口壓 力轉換為人力資源優勢”,且主題思想由“人口控制”變為了“人口發展”。此時計生“第一總指揮”對計生工作的“先期”發言,讓許多人紛紛猜測,“計生政策 真要轉向了?”

近兩年,對“人口政策”的研究討論,一直在學術界爭論不已,并呈從學界向政界蔓延之勢。

1月24日,有京城媒體報道稱,北京市人口計生委副主任彭彧華透露:“生二胎的條件有望放寬,此外北京市有望取消婦女生育兩胎須間隔4年的規定。”

然而僅僅一天后的1月25日,彭彧華卻向媒體澄清。“本市將穩定現有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放松,該媒體報道嚴重失實。”

多方猜疑中,2月4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于“南方十二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座談會”上強調:“實行計劃生育是黨和政府從我國國情出發所采取的重大國策,‘十二五’期間,必須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

這一幕,讓人聯想起2008年兩會。當年2月28日,路透社引述國家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的話,稱中國將漸進式地改變(獨生子女)政策:“我無法回答 中國何時會做出決定,但這已經成為決策高層最重要的議題。而計生委計劃進行認真而負責任的研究,但要避免突然的改變,以免引發生育高峰。”次日,香港《文 匯報》就此詢問計生委,一名宣教司人士卻極力否認。稱此報道“不屬實、不準確”,稍后將在官網上公布消息不屬實的聲明。

時隔兩年,這番如羅生門般的爭論又再次上演,社會對調整計生政策的呼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此刻,知名民間學者易富賢卻因這一蹊蹺的現象,認為高層態度有微妙變化。

易富賢多年前就開始呼吁人口政策調整。2008年以前,定居于美國的婦產科醫生易富賢曾嘗試在國內各大網站上發表自己的觀點,但他稱,其發表的帖子 在短時間內都會“神奇”失蹤。他寫的討論計劃生育政策的《大國空巢》一書,也一度成為禁書,“當時給一些圖書館送書,圖書館都不敢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