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以什么理由參與彭州“散步”

一個人完全可以在參加完反CNN的游行之后,立刻加入到反環境污染的抗議隊伍中來,反之亦然。之所以會出現爭議、嘲諷和反對,是因為有人把愛國主義空洞化了,變成了口號和標簽,甚至變成了野蠻行為的庇護傘。

一個人完全可以在參加完反CNN的游行之后,立刻加入到反環境污染的抗議隊伍中來,反之亦然。之所以會出現爭議、嘲諷和反對,是因為有人把愛國主義空洞化了,變成了口號和標簽,甚至變成了野蠻行為的庇護傘。

    繼廈門和上海的“散步”行動之后,這幾天成都也在抗議一起大型污染項目。80萬噸/年乙烯項目和1000萬噸/年煉油廠項目的浩大工程已在成都北面的彭州開工,但大多數成都人都沒有看見過任何公示,也沒有聽說過什么聽證會,他們中的一些人為可能產生的污染所震驚,通過網絡和手機短信組織抗議。跟廈門和上海不同的是,這次事件中,“把愛國熱情落實到具體行動”、“愛家鄉才能愛國家”等成為動員的口號。
    世界上并沒有抽象的國家,每一個國家都由一塊塊土地和一個個國民組成;世界上也沒有抽象的權利,每一項權利都只能落實到個體的人身上。因此,“愛家”和“愛國”并沒有矛盾,所謂“小家”與“大家”、“大權利”與“小權利”、“大民主”與“小民主”、“大自由”與“小自由”之間,只是互相依存的關系,而不是非此即彼,也沒有孰先孰后。從道理上說,一個人完全可以在參加完反CNN的游行之后,立刻加入到反環境污染的抗議隊伍中來,反之亦然。之所以會出現爭議、嘲諷和反對,是因為有人把愛國主義空洞化了,變成了口號和標簽,甚至變成了野蠻行為的庇護傘。
    問題出在,一個朋友站出來說,我不是成都人,我只是看不下去,才做了現在做的事情——事實上,她比大多數成都人都做得更多。顯然,愛家鄉這個觀念被強化之后,給“不是成都人”的參與者帶來一定的困擾。就像那些手執五星紅旗、出現在華人游行隊伍中的法國人和美國人一樣,如果認同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熱愛自己的祖國,那么他們何以自處?我們可以稱他們為“外國朋友”,他們自己的同胞呢?要解決這個困擾,就必須承認,除了愛國愛家鄉的情感,還有對于社會規范的認同,而且后者更加重要。在這個規范認同中,CNN歪曲報道了,誰都可以抗議;彭州石化工程沒有充分公示和聽證,誰都可以抗議。
    哈貝馬斯說過,21世紀的人類應該從民族國家走向憲政國家。我贊同他的這個理念,但是也看到民族國家仍然是一個普遍的事實,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一種可以理解也難以擺脫的普遍的情感狀態,而且在大多數時候,它們可以激發出一種美好的乃至崇高的情感體驗。四川大學吳興明教授總結哈貝馬斯研究批判理論的兩大要點,一是不能以歷史事實來否認法理邏輯,二是不能以審美價值來取代社會規范。發現歷史上或現實中有恃強凌弱的現象就認為根本沒有什么正義,不能滿足自己的美好想象就通通予以排斥,正是我們面臨的思想錯位。我以此來理解愛國(愛家鄉)主義和民族主義,認為它們既是一種歷史事實,也是一種審美價值(情感體驗),而在公共事務中,更多地應該從社會規范的要求出發,比如新聞報道應該客觀公正,大型污染項目應該充分論證。
    廈門和上海的“散步”行為發生之時,正值民眾的維權意識高漲,并沒有什么思想困惑,這是因為權利觀念正是來自社會規范意識。所以我勸成都的朋友,除了美好的家鄉感情之外,更多地以維權意識參與彭州事件。不管你的家鄉在哪里,只要你身處成都,你的權利已然遭到侵犯,你就有抗議的理由;那些置身事外的人們,出于對社會規范意識(維權觀念)的肯定,也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他們。
    (作者為媒體人


(責任編輯 蔡軍劍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