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推動力之城市標本之一——明星社區怎樣接待外賓
曹楊新村的農貿市場小販們被街道辦要求,面對外賓時“微笑要更多一點”,要求居民“路遇外國人的時候,用微笑代替圍觀”。
責任編輯:傅劍鋒
●曹楊新村的農貿市場小販們被街道辦要求,面對外賓時“微笑要更多一點”,要求居民“路遇外國人的時候,用微笑代替圍觀”。
●為了迎接世博會,街道辦從已有的接待家庭中進一步挑選出25戶精品家庭。在挑選接待家庭時,也有嚴格規定。
●街道辦對接待外賓的居民,在衣著上也進行約束,“我們會給他們一些接待費,所以衣著禮儀上必須符合要求”。
鉚足勁接待外賓
上海市曹楊新村社區,是一個有著獨特政治光環的居民區。
2.1平方公里的地界上,擁有2家全國文明單位。“這在全國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小區劉大媽說。
1952年,它是原上海市長陳毅選址的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人新村,1002戶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作為第一批居民在當年入住。
2010年,它距離觀看世博園區的最佳位置——盧浦大橋8.5公里,是上海市特色旅游項目——“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動基地。
50年來,這座城市經歷了滄桑巨變,但該社區卻至今仍一直承擔著接待外賓來訪的重任,其中不乏美國前總統卡特、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等國際政要。
時間跨度達半年的世博會,預計將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