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良反應需及時公開”——專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全球健康傳播項目負責人丹·魯茲
我們有非常好的疫苗監測體系,一旦疫苗被舉報有問題,CDC就要做出極其迅速的反應。如果整批疫苗有問題就會整批被清退,或者有時部分問題需要解決。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劉志毅 林春挺
我們有非常好的疫苗監測體系,一旦疫苗被舉報有問題,CDC就要做出極其迅速的反應。如果整批疫苗有問題就會整批被清退,或者有時部分問題需要解決。
國外在發生疫苗風波時是如何處理的?
3月22日,中國傳媒大學、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等機構在廣州主辦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媒體應對論壇”,衛生部有關官員也參加了該次會議。CDC全球健康傳播項目負責人丹·魯茲(Dan Rutz)以英國麻腮風疫苗事間為例,談及政府、媒體及時、客觀地與公眾溝通的重要性。
1998年有研究者指出,英國的麻腮風疫苗可導致兒童自閉癥,2001年該研究者質疑該疫苗的安全性。
這一疫苗風波引起了英國公眾的恐慌,許多家長拒絕給孩子種疫苗。結果,光2008年1至10月,英國發生了1049例麻疹,其中一些孩子因此病亡。
疫苗安全是重大的公共課題,南方周末記者就此專訪了丹·魯茲。
南方周末:CDC如何監測兒童疫苗的問題?
丹·魯茲:我們有非常好的疫苗監測體系。如何對兒童使用疫苗,這是整個聯邦政府的事情,不只是某一個州的問題。在大多數地方,我們都有專門的系統將注射兒童疫苗與學校對接。如果注射出現問題,監測系統可以馬上發現。我們有相關的咨詢顧問專門服務于父母們,在為孩子打疫苗的問題上幫助他們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在我們國家,個人是否愿意打疫苗是自由的。但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公眾提供疫苗的相關信息,所以他們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目前CDC良好的監測系統和公開的發布體系,很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政府所負責的是給予公眾良好建議和有效的信息公開,最終做決定的是人們自己。我們最大的職責之一,就是滿足公眾知情權,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什么出了問題,人們才會真正信任政府。
南方周末:2007年,美國默沙東公司召回了對于兒童腦膜炎、肺炎的疫苗,因為生產中可能受到污染。CDC是如何發現他們生產過程中可能有污染,并且怎樣告知公眾的?
丹·魯茲:美國有一個疫苗不良反應的監測系統,會把他們發現的不良反應及時總結上報,美國CDC就把這些數據、信息公布在網上。一些重大的突發事情,我們還會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告。另外,美國食品的藥品管理局(FDA)等政府部門,也會協同管理。
疫苗安全是重要的公共話題,(及時發布)確實能夠幫助防控。
南方周末:一旦疫苗被舉報有問題,比如以你今天所舉的英國麻腮風疫苗的例子,CDC接下來會怎么做?
丹·魯茲:CDC就要做出極其迅速的反應。如果整批疫苗有問題就會整批被清退,或者有時部分問題需要解決。
但也有一些事情不是那么確定,比如它的有效性是不是足夠強,如果我們發現它的有效性不是那么強,我們會及時向公眾發布。有些不良反應不是直接由疫苗導致的,但引起了公眾的懷疑,我們也會及時讓公眾知道。
所以,整個問題的關鍵點,就是公眾需要依據CDC發布的信息,來做出決定和判斷。
南方周末:1986年,美國就有《兒童接種疫苗后受損害條例》。假如問題不是疫苗本身帶來的,而是由于人為的疏忽,比如運輸、保存疫苗的過程中失當,是不是也參照這個條例處理?有沒有類似24小時限時處理的要求?
丹·魯茲:我想強調的原則是,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出了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疫苗問題產品立即召回。另外我要強調的是,政府的溝通始終要公開透明。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公眾公開討論這個問題,避免我們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相關情況的發布上,我們沒有時間限制,不會專門有像24小時之內發布那樣的。只要有問題,立刻發布。
南方周末:如果有患者宣稱,因為注射了疫苗而有問題,那么CDC怎樣去確定損害與疫苗之間的因果聯系?
丹·魯茲:你說的這個問題可能涉及司法程序。我想,如果只有一個個案發生異常,和很多人發生異常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情況,都會有不同醫生、專家參與到調查過程中。但是,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一定要進行一個快速的調查,盡快地讓大家知道這個事情。
南方周末:網上有人說,美國對非強制性疫苗有一個特別條例,如果因為注射了疫苗而發生任何損害,政府是不負責賠償的,是否如此?
丹·魯茲:美國政府對于疫苗會產生的不良反應是會賠償的。如果真的發生了什么情況,那是一定馬上去調查的,還要公開透明地進行這樣的新聞發布。
南方周末:疫苗是公眾更加關注的話題。跟其他的藥物比起來,是不是監管更嚴格?
丹·魯茲:在美國不管是疫苗還是人體需要攝入的藥物,只要是攝入到人體里面的,監管程序都是同樣嚴格的。疫苗的生產和投入使用有很嚴格的監控和測試程序,會經過很嚴格的安全性測試,其次還有有效性測試。所有的疫苗在美國都要走同樣的程序,甲流的疫苗也不例外。
公眾的安全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我身后有很多研究人員,有很多科學家。盡管他們好像是提供服務的,但是他們身為父母,也是有自己兒女的,他們的孩子也需要接種疫苗或者需要服藥。我想,他們需要和公眾做一樣的決策。如果我決定我的孩子不接種這個疫苗,我也不會推薦給公眾。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