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100325)
1980年代,剩男:3個,剩女:0個;1990年代,剩男:15個,剩女:0個;2000年代,剩男:20個,剩女:0個。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農村無剩女
◆回應“二胎政策:歷史關口,正在激辯”(3月18日頭版)
我所在的生產隊(小組),三十年來人數基本穩定在200人左右,對比一下三個十年的剩男剩女數也許能說明農村受男女比例失調的影響遠大于城市:
1980年代,剩男:3個,剩女:0個;
1990年代,剩男:15個,剩女:0個;
2000年代,剩男:20個,剩女:0個。
有些剩男迫于無奈,娶了弱智、精神病等“剩女”為妻,而剩男中的部分人已成家無望。
(廣西武鳴 梁積華 農民)
老乞丐怎么看“犀利哥”
◆回應“‘犀利哥’正傳”(3月18日A3特稿)
我們幾個院報 (江西師大新聞學院)記者到市中心大街采訪乞丐,結識了一位81歲的老爺爺,并且到了他的住處。五十多年前,他從江蘇逃荒到了江西九江,丟了所有證件,至今還沒有辦理戶口,只得以乞討為生。老爺爺說,“我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回江蘇補辦戶口。”
之后我們想到救助站了解相關政策。救助站在省府辦三樓,我們在門口被警衛攔住了,說要有“辦事出入證”才能進。老爺爺說去過救助站,然而少數有幸進去的,幾天后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