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令我們更危險
消費者處在危險百倍的境地中,誰敢低估那些暴利刺激下的發明創造能力呢
責任編輯:蔡軍劍
消費者處在危險百倍的境地中,誰敢低估那些暴利刺激下的發明創造能力呢
最近因豐田車召回事件,我就有機會進入一個了解消費者權益的細節。結果發現,一個汽車消費者,其實面前有一堆陷阱。只要遇到偶發、不可復制的質量事故(這正是豐田這次召回的毛病特征),你基本就完了。除非廠家自己宣布“問題”,你得到一個召回的援救機會,你面對自己剎不住的車只能干瞪眼。因為它“偶發”,進車行可能正好不發。當然,你更無法證明不是自己操作失誤。小陷阱還有很多:例如車子被其他車行修過,廠家完全有理由質疑:那不是質量問題,是被別家拆壞了。所以遇到問題,消費者只能被動等待車廠的召回眷顧。這是一個無奈現實?,F在中國的車輛和高速公路都在突飛猛進,已是擋不住的誘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