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中國(100325)
跟別國比較GDP,其實沒意義。中國的國家目標,絕不應是GDP超過美日,而是讓13億人享受和平與幸福。
責任編輯:史哲
中國得為低速經濟做準備
◆《日本新華僑報》,3月3日,松野豐
跟別國比較GDP,其實沒意義。中國的國家目標,絕不應是GDP超過美日,而是讓13億人享受和平與幸福。更何況,夸張一點說,13億中國人的生存問題攸關全球68億人。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不在于中國的GDP,而在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
中國過去30年的增長是投資依存型的增長,消費占GDP的比例低,問題也就在于此:中國能保持一直增長嗎?世界形勢難以預期,政府財政也非無窮盡。收入增長會導致勞動力價格提高,內陸經濟增長也會像沿海漸趨飽和。如果那樣,中國怎么辦?
日本也曾經歷過投資主導型的高速增長,但除了以貿易立國注重高附加值產業,更重要的是,日本把獲得的國民財富重點投入醫療、養老等社會系統建設上。到1990年代經濟大幅低迷時,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