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也是美學范疇
將自己的職業作為武器,去抗爭,去爭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負己之責,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與社會進行斗爭。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盛佳婉
需要一點刺激。沒有刺激就沒有創造。
我指的思想上的刺激。安藤忠雄受到的刺激是這樣的:1965年,24歲的他陰差陽錯來到印度圣地貝拿勒斯,《安藤忠雄論建筑》這部書描述了刺激源:恒河里有許多人在沐浴,旁邊還在火葬死者。異常的惡臭,強烈的陽光,漫無邊際的大地。這一混沌的影像將人生存的意義全部顯露了出來,并產生一種震懾的威力。他獨自一人坐在岸邊,不停地問著自己,人到底是為什么活著?
他得到了答案:將自己的職業作為武器,去抗爭,去爭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負己之責,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與社會進行斗爭。
由此可以看出,受到刺激后,你會想出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其中未必有必然的聯系,你需要有某物某人把創造性的開關打開,昏暗驅散以后,你會看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會看到什么。
又過了24年,安藤忠雄48歲的1989年,他的代表作,日本大阪《光之教堂》竣工,冰涼、寂靜的清水混凝土“囚室”里,光從墻上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