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征途:慕尼黑傳奇】街頭劇里的奧運會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各種藝術、演藝、展覽活動,就在奧運場館周圍的露天場地進行,
節目常常是嘲諷、批判的 本報資料圖片
1972年奧運會期間,慕尼黑全城也舉辦了極其豐富的文化活動。一來,體育與文化藝術并置是古代奧運會的傳統,也是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的理想;二來,也是慕尼黑為了營造世界性的節日氛圍,極力避免像36年前那樣,用奧運會“宣傳德國”。當年負責奧運文化項目的官員克勞斯·比林格曾經說,“我們可不想讓人家說,德國又在炫耀自己了。奧運會的文化節目,只要花得起錢,能做到多國際化就多國際化?!?BR> 奧運會專門撥出300萬馬克,用于文化節目。他們請來了倫敦皇家莎士比亞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紐約市立芭蕾舞團、日本國立歌舞伎劇院;而原本就在城市文化日程里的諸多國際演出、展覽,也都納入了奧運文化節目的統籌。音樂、戲劇、建筑、時裝、文學、電影、考古,文化活動幾乎無所不包……
但畢竟,這些文化節目分布城市各處,與奧運會似乎兩不相干。奧組委又在奧林匹克公園策劃了名為“娛樂大道”的項目,各種藝術、演藝、展覽活動,就在奧運場館周圍的露天場地進行。觀眾和運動員從緊張激烈的賽場出來,可以在這里換一個角度看奧運會——這個角度是置身事外的,甚至常常是嘲諷、批判的。
其中一個重要的節目是街頭戲劇。來自不同國家的街頭劇團、馬戲團、實驗劇團,選擇了古代、現代奧運歷史的若干節點,包括未來的某天,用冷眼旁觀的態度審視奧運,同樣是審視人類本身。
1972年在慕尼黑奧運公園里演出的系列街頭劇,主角就是奧運會:
●紐約大篷車街頭劇團
導演:瑪基塔·金布瑞爾
公元前408年奧運會,第一部
擷取古代奧運會歷史當中的片段,展現自由奧運之理想遭遇的社會與政治困境。
該劇拼貼神話傳說與歷史事件,數個表演區同時進行。以索??死账箲騽 栋蔡岣昴分械莫毎?、拜倫的詩句和修昔底德的歷史描述,串起不同章節,分別表現宙斯的誕生、伯羅奔尼薩戰爭及進行中的體育競賽。
●布宜諾斯艾利斯實驗劇團
導演:卡洛斯·奧古斯托·費爾南德斯
公元前408年奧運會,第二部“蛤蟆與蛇”
劇情圍繞斯巴達一個奴隸家庭的生活、解放和離世展開。在宗教儀式上,祈禱者、獻祭品和新生兒,反襯著權勢階層將奴隸生死玩弄于股掌的殘酷與怪誕。社會現實挫敗了自由的希望。
●巴黎大馬戲團
導演:熱霍姆·薩瓦易
1896年雅典奧運會
在兒童戲水池里深海潛水、往一個木桶里跳“冰棍兒式”、蝸牛百米賽跑、獨臂拳擊手、盲人擲鐵餅、侏儒撐桿跳——雜耍藝人表演的荒誕體育項目之外,又以滑稽啞劇再現了顧拜旦一生中的若干片段。
體育當中的眾生平等是顧拜旦的理想:“重在參與,而非獲勝?!卑屠璐篑R戲團卻證明了平等在實際當中的匱乏。
●斯德哥爾摩瑪里昂奈劇團
導演:麥克·梅施克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
1912年的當權者變成英國傳統滑稽木偶劇《潘趣與朱迪》當中的丑角木偶,展現國際體育與政治世界當中的精彩集粹,潘趣在一邊冷嘲熱諷地點評。
到了傍晚,木偶給舉在長桿頂上,在一面銀幕前表演,銀幕上放映一部1912年的電影當作背景。
●羅馬實驗劇團
導演:馬里奧·里奇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可拆裝的紙板上拼貼著那個年代的代表性照片,搭建成形又拆掉,再組成新的內容,不斷往復。通過建筑工地般的忙碌場景,吸引過路客駐足觀看。
電影劇照、廣告招貼、債券;政客、黃牛黨、黑幫的照片,刻畫出1932年奧運會的時代背景,氛圍如同美國式游樂場里的“歡樂屋”。
●東京天井棧敷實驗戲劇社
導演:寺山修司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天井棧敷劇團的表現手段結合日本傳統戲劇和現代實驗,包括面具、剪影和真人角色表演。搖滾音樂劇《跑啊,米洛斯》描述一位孤獨的長跑選手為了信任和友誼,跑了整整兩天兩夜。
●西柏林混合媒體劇團
導演:弗蘭克·布爾克納
2000年奧運會
奧地利未來學家、作家羅伯特·雍格(著有《未來已經開始》,1952)為這出未來主義的表演撰寫了大綱。演出隊伍帶領著“歷史的垃圾車”經停若干“車站”,駛向2000年——1976年奧運會將會發生商標大戰;1984年奧運會將全面技術化,運動員將退化成高性能的木偶;1992年奧運會將抵達軍事化頂峰;在全世界爭先恐后奔向2000年的過程里,極少數理想主義者逃出了時代大潮,剩下的人全都陷入災難。演出給我們兩個選擇:是全球大難還是實現奧林匹克式和平?從1972年8月26日到9月2日,作家羅伯特·雍格將在現場與觀眾展開討論。
(責任編輯 孟湯 實習生 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