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峰會舉行在即 旱災引發國際用水爭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3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國在瀾滄江建壩致湄公河缺水”的這一說法完全與事實不符。 “中國西南省份與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共同遭受的干旱源于氣候災害?!?/blockquote>4月2日至4月5日,首屆湄公河峰會將于泰國傳統海濱勝地華欣舉行。除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四個委員會成員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透露,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將出席該會議。
根據外交部網站資料,宋濤主管辦公廳、領事工作、部紀委、國外工作局和檔案工作。
此次湄公河峰會的背景是整個湄公河流域出現歷史上少有的旱情。據路透社報道,湄公河下游4國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最近一個時期出現嚴重旱情,導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區的水位僅33厘米。
爭水由來已久
面對嚴重旱情,湄公河下游4國的一些民眾、媒體和學者將湄公河水位下降歸因于中國在上游修水壩,聲稱中國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壩斷流截水,才造成他們河水干涸。
《環球時報》報道,泰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