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論】機關算盡陳志云
3月11日,香港廉政公署展開了轟動全城的“威遠行動”,高調拘捕港人熟悉的無線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陳志云及其余4人(其中包括兩名無線管理層),帶回署內調查。幾名管理層人員涉嫌在外包無線制作項目給其他公司時有利益輸送,而那些制作公司更與陳志云有著糾纏不清的關系。此外,有人還涉嫌借助管理層的名聲和權威,壓榨無線旗下藝人,令其以“友情價”(即低價)客串外界工作,讓中間人從中賺取與正常報酬間的差價。
之后傳媒鋪天蓋地地報導這宗新聞,不僅是因為牽涉無線,也因為主角是陳志云。作為公司管理層他作風高調,不在幕后默默做好管理工作,反而最愛走到幕前來,如穿花蝴蝶般舞影翩翩,甚至親身擔綱,自2006年起主持清談節目《志云飯局》,每集請名人嘉賓談心事,營造真情流露甚至賺人熱淚的場面,從中帶出人生哲理,被外界戲稱為“志云大師”。
一個曾叱咤風云的電視人物,現在落得如此虎落平陽。在廉署保釋候查的時候他戴上口罩回避記者,令人想起之前他曾囑咐因涉嫌打女友而被起訴的藝人崔建邦上法庭時毋須戴上口罩回避鏡頭。等到自己出事時卻反其道而行,讓人更覺得他窮途末路。
讓人猜不到的是,獲釋后不足6天,3月18日,經名牌公關公司安排,陳志云再次高調面向鏡頭,說出一番被調查后的心聲。
事后有報道稱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說由11位高人組成的金裝智囊團為他出謀獻策,其中包括前政府高官馬時亨,藝員王喜、崔建邦、古巨基、張繼聰,以至傳媒女高層及律師等。是耶非耶,外人不得而知,但去過記者會的人,無不驚嘆剛摔了重重一跤的陳志云表現之淡定、EQ之高以及演說中的處處機鋒。
首先,他對外界嘲諷他“回避記者”、“戴上口罩”以及“藏身家中”等負面言論,都予以含蓄、禮貌的反駁;
接著,他說很多人以手機短信問候、關懷和支持他,并答謝賣碌柚葉的花店店主“買一送一”(廣東人有以碌柚葉煮過的水來洗澡沖走“衰氣”的習俗)。這都是想證明有人支持自己,他的處境并不像傳媒營造的那般四面楚歌。但他又說生活遇上“莫名其妙”的變化,暗示其罪狀屬于“莫須有”;
最后他更以一句“金句”作結:“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再次暗示自己清白。
整個過程歷時短短3分半鐘。他以案件在調查階段為由,拒絕披露細節,也沒回答記者提問,在達到上述幾個目的并表現出一身亮麗瀟灑后,立時翩然而去,避免“講多錯多”,也好讓媒體隨后的報道鎖定在自己原先設定的訊息上。
陳志云在這場記者會的表現再次成了香港熱門話題,更成了公關課的上好素材。
一身筆挺的西裝,臉上一副淡定的表情,親切的笑容,廣播式的聲調,說話不徐不疾,全程沒有多看手上的提示卡,眼神前后左右兼顧,沒人會覺得遭受冷落。這些加起來,可說是一堂活生生的模范演講課。加上滴水不進、暗藏機鋒的一篇演講辭,陳志云當日的表現,本來可謂無懈可擊。
但他偏偏忘記了一個重要訣竅,就是每篇演講都有一個“脈絡”(context)。什么樣的語調、姿態和表現才是適合的,不但視乎我們之前介紹過的薩菲爾(William Safire)演說10訣中的第4訣“場景”(occasion,見2009年11月23日本專欄),還要考慮到演講者與受眾的既有關系和互動,以及事態發展所產生的微妙需要和轉變。這就是所謂“脈絡”性因素。
過去無線給香港人的印象一直是太過霸道、恃強凌弱。而行事高調、最愛出鏡的陳志云,其形象無可避免已經與無線掛鉤,合二為一。今日最愛鋤強扶弱的輿論,對他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強勢出鏡、包裝工整、精雕細琢的一場表演,難免讓人覺得他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陳總”,讓觀眾與他維持對峙的狀態。
況且,正是因為陳志云太快平復,記者會上表現出來的EQ也過高,異于常人,讓人覺得他欠缺人性,使他失去了常人落難時應得的同情。太過外交辭令、滴水不漏的演講辭,也讓人覺得他欠缺真誠。
不錯,薩菲爾演說10訣中的確有“引語”(quotation)和佳句(phrase)兩訣。但在需要表現真誠的時候,例如道歉、懺悔或者自我剖白的場合,套用“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類太過工整和堆砌的金句,便會讓人覺得太過造作。何況,這也是陳水扁在槍擊案后為自己辯白用過的金句,差不多等于主動叫人把自己與最愛弄虛作假的阿扁聯系起來,你說明智與否﹖
再補一筆,事后花店遭一眾記者追訪時,店主表示,藝員王喜到該店買碌柚葉時,她根本不知道是拿來送給“官非纏身”的陳志云來洗走衰運的。所以陳志云明顯“表錯情”,再添矯揉造作、刻意經營別人支持之形象的敗筆。
也許讀者還記得,當日阿嬌的“天真和傻”記者會與柏芝的“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站穩),真情流露”電視訪談,輿論反應可謂有天壤之別。前者予人太過機關算盡之感,只是“演藝化妝師”精心策劃的一場“秀”,效果適得其反。(見2009年3月23日本專欄)
機關算盡的陳志云,是否也犯了公關斧鑿痕跡太深、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毛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