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農民讓城市更美好
人家問我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農民跟城市有什么關系?我說全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哪一個城市不是農民的血汗蓋起來的?有多少農民在各個城市辛勤地勞動,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在“蓋”這些現代化?所以我說“農民使城市更美好”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盛佳婉
蔡國強在網上看到湖北農民發明的潛水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一看到它就知道無用,那么重,沉下去就浮不起來。但是想象力和造型很吸引人。”3月4日起,他跑遍了半個中國,開始尋訪各地的農民發明家,做起了極具中國特色的“農民達·芬奇”展覽
北京奧運會之后,我發現我回國做的作品都具有官方身份,而且都是在大城市,2001年我回上海做APEC焰火計劃,后來又在北京做奧運會開幕式和國慶60周年慶典,其實看不到更多真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尋找“文化現成物”
上海外灘美術館開館,它曾是中國最早的美術館,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建的,解放以后就被封起來了,當成上海博物館的倉庫。最近一位私人企業家,買下了整條街,開發成為有文化色彩的高端商業街,他要把這棟美術館重新恢復,請我做展覽,又是在世博會期間。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個展覽,和中國底層有關系,又跟創造力有關系。世博會的歷史就是萬國通商,展示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發明創造,讓人類的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發展。這在以前的世博會很重要,一百多年前從英國開始,世博會就是互通有無的文化交流。但現在網絡很發達,而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展銷也已經很多了,世博會的意義就遠遠不如奧運會了。
但是,世博會和中國以及我們這個時代還是有關系的。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剛好想做農民的主題,最近五年以來,其實起源還不止五年,我就喜歡在歷史的沿襲里面去尋找文化,我把它開玩笑叫“文化現成物”,包括“收租院”、“草船借箭”,包括龍的符號是什么意思,作為“文化現成物”,再來給它弄一弄。
蘇聯畫家馬克西莫夫以前來中國,教中國人學油畫,在中央美院建油畫系。后來他回國了,剛好中蘇關系就出問題了,他的命運就改變了,政治上就不正確了。盡管他很愛中國,可蘇聯人對他的觀點還是很不屑。我們國內因為中蘇關系出了問題,他的學生們也不能說他了。整個經濟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家文藝政策寬松了,跟蘇聯的關系開始恢復,可是他的學生們都開始到歐洲去留學參觀,發現意大利、法國的藝術更了不起,蘇聯這些老師也不怎么樣,他的學生也不大在意他了。其實,馬克西莫夫對于中國現代美術史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他建立了一個“馬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