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反思,不應止于水命題
我們應該千萬警惕,西南旱災之后,圍繞水的反思和舉措,成為替代其他反思的唯一途徑。將一種知識融合的災害研究及應對系統,立為中國的下一個基本國策,因為它關乎人的生命和國運的根本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我們應該千萬警惕,西南旱災之后,圍繞水的反思和舉措,成為替代其他反思的唯一途徑。將一種知識融合的災害研究及應對系統,立為中國的下一個基本國策,因為它關乎人的生命和國運的根本
我們要在根本上解決中國應對自然災害的困局,其實最應該反思的就是公民防災教育、政府災害處理智慧和科學決策體系,而這些無不植根于一個科學高效的災害治學系統,不可回避的現實是,過往以慣有的科研課題、學術刊物以及教學課程等組成的圍繞生態災害的治學,已陷入一種低效、彼此區隔、重復、自我闡釋和口號化的癥候當中。
我們應該千萬警惕,西南旱災之后,圍繞水的反思和舉措,成為替代其他反思的惟一途徑。西南民間已隱現一種大躍進式的引水、找水、蓄水工程—&m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