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缺乏閱讀的習慣
一個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人,對生命的理解總會比別人多一些層面,更為精細,也更為通達
責任編輯:蔡軍劍
一個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人,對生命的理解總會比別人多一些層面,更為精細,也更為通達
中國人缺乏閱讀習慣,是近年常使我困惑的一個現象。我多次在國內的公共場合——長途汽車上、候機樓里,看到一些老外,背著大大的旅行包,在嘈雜的人聲里捧著一本書,讀得很投入。細看那些書的封面,也不是什么經典,大抵還是流行小說之類 (但也有讀狄更斯的),未必算作“高雅”,可問題是,要在周圍的中國人里找到一個讀書或者看報的 (市民小報也算),還真有點不容易。我想來中國旅游的老外未必個個都是向學之士,卻處處看到這種景象,對比之下,令我們中國人羞愧。
按理說,中國傳統本來是很尊重文字和書本的?!痘茨献印防镎f,“倉頡作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動靜很大。許慎說,文字是“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不是簡單的記錄工具,而是載道之器。在民間,自明清以后,惜字會一類組織廣泛建立,雖與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