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封賀信與一次礦難

王家嶺煤礦透水153人生死難卜。根據其宣傳資料,由于有效提高工程進度和質量,今年以來,王家嶺煤礦承建方中煤一建63處共收到項目甲方的賀信達14 次之多。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王芳軍

加速!加速!驚起幾多哀怒

■王家嶺煤礦透水153人生死難卜。根據其宣傳資料,由于有效提高工程進度和質量,今年以來,王家嶺煤礦承建方中煤一建63處共收到項目甲方的賀信達14 次之多。

■難掩的欣喜自有其原因: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完成,把華晉公司的大股東中煤集團放到了相對不利的境地——在5家山西煤礦集團的強勢擴張下,中煤的 市場份額相對下降。“提高產量,搶占市場和話語權”成了中煤的新年布局。

■預計年產量千萬噸的王家嶺煤礦便是這一戰略的第一個踐行者——加快進度盡快投產 是首要任務,直到隱藏已久卻為人忽視的11萬立方積水破壁而出。

工人在搬運抽水管道。但井下水量巨大,水位下降非常緩慢。 (新華社/圖)

水是28日上午開始滲的。不大,滴答滴答三四分鐘才接一洗臉盆。滲水引起了在建的王家嶺煤礦碟子溝項目部的注意,上午11時,項目部開了一個調度會。

那是最后一次可能改變結果的機會。

技術副經理張軍偉和生產副經理曹奎興帶隊下到滲水的101工作面查看,還嘗了嘗,水很清澈,沒什么酸味兒。經理們據此判斷滲水可能是地下水,而非危險所在 ——廢棄煤窯積水。在煤礦掘進中,廢棄煤窯積水叫做“小窯老空水”。這種渾濁酸澀的積水由于水量巨大涌勢兇猛,被視為井下安全的大敵。

于是,開工繼續。這樣的判斷無需請示上級,碟子溝項目部自己就可以決定。在煤礦井下,“滲一點兒地下水實在不新鮮”。就在3月初的地下水文勘探中,勘探方 中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研究院并未做出“地下有水”的結論,并料定“50到100內掘進沒問題”。此外,工程的進度是項目部的頭等大事,這個預計年產原 煤千萬噸利稅10億元的國有大礦的投產時間定在 10月份——王家嶺礦所屬的華晉焦煤公司要求“提前5個月完成工期”。

但這個判斷距離積水洶涌而出只有不到3個小時。這次的“一點兒水”實際上有11萬立方,將在160分鐘后從101回風槽工作面破壁而出,將已被統計的 153名建筑工人困在井下,至今生死難卜。

要么生還,要么遇難?

沒有一個人像期望的那樣從水中泅渡而出。急救人員等了24個小時,也沒有見到一個傷者

當事發29小時后南方周末記者趕到現場時,整個碟子溝已經充塞著近千名救援人員,一天過后,這個數字更擴張了一倍。卸載、抬運、裝配、焊接直至照明、電 力、通訊保障、后勤運輸一應俱全,卻鮮有進展。

這是透水事故的特點:絕大部分情況下,工人要么生還,要么遇難,不會像瓦斯爆炸一樣產生大量傷者。與數十名同行一樣,河津市急救中心醫生杜繼紅領著5名急 救人員在現場待了整整24小時卻無事可做。他在多次礦難中積累的急救經驗絲毫未派上用場。

那一瞬間過后,紅旗隊的一群工人很快逆著方向鉆進了井口,要去救他們的同鄉、親戚和朋友。其中就有紅旗隊隊長田豐成手下的6名工人。他們能做的也僅僅是: 跑下一段近千米的斜坡,再上坡,再下坡,守在不斷上漲的水邊近一個小時,黯然而歸。沒有一個人像他們期望的那樣從水中泅渡而出。

紅旗隊的掘進工、37歲的山西夏縣人“李”就坦率地承認:他沒有參加救援,因為“害怕”和“不知道該做什么”。僅僅在四十多天以前,他還是一名蓋房子的瓦 工,也從來沒有人給他培訓過井下的工作和救援常識。

另一撥剛從井下逃出的工人在井口撞見了項目副經理常世坤,他們揪住常的領子,要他去井底下。作為唯一一名主管安全的副經理,常的冷靜救了自己:“冷靜冷 靜,你們打死我也不管用,現在最關鍵的是排水,救出人來。”隨后,他下到井底,連續裝了二十多個小時的水泵。在此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