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 水權】水屬于誰?——中國水權歷程
正是這一“國家所有”的模糊規定,使得水權問題也變成了一個模糊的問題。一個最淺顯的問題是:一條河,沿途的各個地方都要用水,水到底屬于誰?
責任編輯:鄧謹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水權
水到底屬于誰?
隨著水越來越珍貴,這個問題越來越尖銳。
在古代中國,由于水利設施多是政府興修,水的分配權自然掌握在國家手中。即使清代在陜西關中地區出現用水戶自行買賣水權的現象,但國家始終沒有承認水權交易的合法性。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由于水資源相對豐富,我國確立了公共水權的基本原則,即自由取用為主。
1949年11月,水利部就提出:“所有河流湖泊均為國家資源,為人民公有,應由水利部及各級水利行政機關統一管理。不論人民團體或政府機構舉辦任何水利事業,均須先行向水利機關申請取得水權——水之使用權和受益權。”
水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由此開始分離。
正是這一“國家所有”的模糊規定,使得水權問題也變成了一個模糊的問題。一個最淺顯的問題是:一條河,沿途的各個地方都要用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