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 水財富】大旱之年,誰賺誰賠?

每一次災難,都意味著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據中新網報道,截至3月17日,西南五省份因旱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90.2億元。但這并不妨礙一些商人從災難中獲益,他們大多根據自己的靈敏嗅覺去下注,也有人僅僅是搭上了便車。

責任編輯:鄧謹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每一次災難,都意味著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據中新網報道,截至3月17日,西南五省份因旱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90.2億元。但這并不妨礙一些商人從災難中獲益,他們大多根據自己的靈敏嗅覺去下注,也有人僅僅是搭上了便車。

云南文山州的三七因旱而貴 (CFP/圖)

三七“牛市”

自去年下半年起,青島的中藥采購商劉辰就開始增加藥材三七的儲備。往年劉辰只需要儲存10噸左右,但現在他的倉庫里有近20噸的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是中藥的主要原料,目前有三百多個中成藥品種需要用三七作為原料,幾乎全國所有的中藥制藥企業都要購買三七。而三七“偏愛”云南文山州——全國三七產量的97%來自這個地方。

“在這次西南大旱之前,三七的價格已經漲了很多。”從事三七收購已10年的劉辰說。從去年8月份起,他感覺到三七在市場上變得更為緊俏。今年年前,他還從親戚朋友處借錢來收購三七囤放,畢竟三七不會因長期儲存而變質。

事實證明劉辰的市場嗅覺是靈敏的。文山州文山縣三七特產局局長吳志亮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制藥企業每年對三七的需求量為7000-8000噸;由于連年自然災害,當地的三七年產量從3年前的上萬噸,減產到去年的4000多噸。而且,三七的種植周期是三年左右,很難實現當年就增加產量。

3月上旬,劉辰到了安徽亳州。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他在這個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交易市場里目睹了三七價格暴漲的歷程——從3月中旬的每公斤300多元,漲到了3月底的每公斤近600元,好的品種更在600元以上。

“半個月里價格翻了一番,這時也是西南大旱最嚴重期間。”劉辰說。據文山州三七特產局統計,截至3月15日,該州三七受災面積約5.67萬畝,占總種植面積的94.5%。另外,如果今年三七絕收的話,未來兩三年內都會處于供給短缺的情況。

一位在亳州從事中藥材交易逾30年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她所見到的最高的三七價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