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說方言坐板凳直銷ECFA
有人質問:“大陸十億廉價勞工都像蝗蟲到了臺灣,怎么辦?”馬英九乖乖起身答:“ECFA不談勞工問題?!?/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郭力 馬昌博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丁婷婷
■ECFA系列報道之五
有人質問:“大陸十億廉價勞工都像蝗蟲到了臺灣,怎么辦?”
馬英九乖乖起身答:“ECFA不談勞工問題。”還是掛著那種招牌式的微笑,馬英九一步一點頭,與一個接一個的民眾握手。
開場時,用蹩腳的閩南語,馬英九努力地講了二三十分鐘: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什么,對臺灣經濟有什么幫助,“不會傷害臺灣民眾”。
有人直接質問:“簽了ECFA,大陸十億廉價勞工都像蝗蟲過境到了臺灣,大家都沒工作了怎么辦?”
馬英九乖乖起身,回答道:“ECFA不談勞工問題。主要是談關稅的減讓,貨品或服務業的減讓。”
這是3月5日馬英九參加的首場面對基層民眾的ECFA宣導會,地點選在自己老家臺北文山,會議取名“與民有約”。
此前對ECFA,不僅民進黨高聲反對,普通臺灣民眾對ECFA的支持率也處低位。所以,馬英九和他的團隊開始走出辦公室,深入鄉間地頭,與普通民眾商量“ECFA”。
而“總統”到基層與民眾商量“政府”的重大政策,前無先例。
閩南語、客家話齊上陣那天的會場,“差不多擠了一千人”。在民眾提問的環節,馬英九下臺“走到民眾中間”,特意找了個沒有靠背的圓凳坐下。一位民眾質問他:“ECFA對臺灣業界的沖擊,是不是可以很謙虛地去找相關的對象,讓他們知道政府簽的意圖是什么?”這令馬英九此前的一臉笑容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