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報道的15名患兒均未接種過"貼簽疫苗"

衛生部通報,媒體報道的15名患兒都有疫苗接種史,但均未接種過報道中所說的“貼簽疫苗”。其中2名患兒發病與疫苗有關,1名不能排除與疫苗的關系。

新華網報道,4月6日上午10點,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山西“貼簽疫苗”事件有關情況。衛生部通報,媒體報道的15名患兒都有疫苗接種史,但均未接種過報道中所說的“貼簽疫苗”。其中2名患兒發病與疫苗有關,1名不能排除與疫苗的關系。

出席發布會的有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于競進副局長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與應急反應辦公室馮子健主任等。

發布會文字摘錄(據中國網

鄧海華: 下面,我們正式通報衛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關于山西“貼簽疫苗”事件調查的有關情況。

鄧海華: 3月17日,有關媒體刊登了“山西疫苗亂象調查”、“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后致死致殘”的報道。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對此高度重視,按照國家有關法律 法規,派出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并由中華醫學會選派臨床專家,共同組成調查組趕赴山西。調查組從3月19日到4月1日對報道涉及的患兒、疫苗和有關情況進 行現場調查?,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鄧海華:

一、關于報道的患兒情況

疫苗接種造成病殘和死亡的調查診斷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學科的專業人員共同參與。此次調查中,兒科神經內科學、感染癥學、臨床免 疫學、血液病學、流行病學、疫苗學等多學科權威專家們,集中調閱了15名患兒的病歷和相關資料;赴太原、陽泉、呂梁、臨汾、運城、長治、晉城等7市11個 縣區,對11名患兒逐一訪視診察,對4名已病故患兒的家屬進行認真訪談;全面系統地核查了所有患兒疫苗接種史和患病后的臨床資料,調查組集體對15名患兒 的病情分別進行討論分析,作出最終的結論。

第一,報道的15名患兒均有疫苗接種史,但均未接種過報道中所說的“貼簽疫苗”。

第二,查清了報道的15名患兒情況。3例患兒所患疾病與疫苗接種有關,其中1例接種麻疹-風疹二聯疫苗后發生過敏性紫癜,屬 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1例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后,出現急性弛緩性麻痹癥狀,不能排除與接種疫苗的關系;1例接種乙腦減毒活疫苗后發生接種部位紅腫 痛,屬于一般反應。12例患兒所患疾病與疫苗接種無關,其中4名病故患兒的診斷,1例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1例為癲癇、癲癇持續狀態、遺傳代謝病,2例為 疑似病毒性腦炎伴中樞性呼吸衰竭。

鄧海華:
二、關于2006-2008年期間山西疫苗的安全情況

我國疫苗分為一類和二類疫苗管理,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有關媒體報道的“貼簽疫苗”發生于山西省疾控中心與北京華衛時代公司合作期間的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合作從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僅涉及第二類疫苗。為了科學、全面地分析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調查期間,調查組收集和整理了2006年以來山西省疫苗的整體資料,特別詳細地收集了疫苗使用數量、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個案資料,分別計算不同時段、不同疫苗異常反應,尤其是嚴重異常反應發生率,與國內外有關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從總體上評估2006-2008年期間山西省疫苗安全性。

第一,2006-2008年期間,山西省主要的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水平總體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第二,2006-2008年期間,山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率沒有出現異常升高,在時間、地域、疫苗種類分布上也未出現聚集現象。疫苗異常反應報告發生率,未超過國內外監測報告水平。

第三,2008年11月,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對山西省3個縣級疾控中心和3個基層接種單位的3種“貼簽疫苗”進行了抽樣檢測,對其中1個地點的乙型腦炎純化疫苗(批號為20070104-4)和2個地點的A+C腦膜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