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黑鏡頭”下的殘酷真相
“我今天拍他的污水口,他會告訴上面,別人再來拍的時候,他們會說剛好設備壞了,所以排放了污水?!北R廣深諳這些污染地區的“潛規則”,所以他每年都會去同一個地方再拍一次。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盛佳婉
“我今天拍他的污水口,他會告訴上面,別人再來拍的時候,他們會說剛好設備壞了,所以排放了污水。”盧廣深諳這些污染地區的“潛規則”,所以他每年都會去同一個地方再拍一次。
3月20日,盧廣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做關于“中國污染”的報告,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報告結束后,盧廣趕到云南旱災地區,從3月30日開始,盧廣一直在云南會澤縣紀錄他眼中的旱災。
云南會澤:“人們挑著水桶到處找水源”
我現在云南的會澤縣金鐘鎮的麥地村,重點在做當地農民怎么自救。
這里山草枯黃,土地干裂,田地幾乎沒有任何水分。
這里日照太強,農民們去年種下的小麥顆粒無收。我每天跟著幾戶人家,看他們如何生產自救。
我跟著的這戶人家有7口人,父親叫邵順起,60歲,他們家去年種的小麥都干死了。老人養了兩頭牛,牛沒有草吃,他們就把曬在外面的玉米粒喂牛,當地的糧食價格猛漲,大米4塊5一公斤,老人準備賣掉一頭牛來買大米;還有一戶人家,男主人叫楊順平,他的女婿在城里開黑車,現在被叫回來,一家七口人聯合起來在水庫底下開荒種地。這個水庫叫毛家水庫,曾經是亞洲第一大壩,現在水位下降30多米,水庫幾乎沒水,露出土地,楊順平一家就在這里開墾了五十畝田地,他們選擇在水庫底種植,準備種白菜和土豆。他們已多日沒有大米吃了,只有土豆和玉米可以吃。
我也問他們要是水庫漲水怎么辦,他們說問過氣象人員,兩三個月難有水漲起來,兩三個月種下的東西就可以收割了。他們天不亮就起來干活,干到天黑,楊順平女婿的黑車就停在水庫,晚上也不回去,就睡在車里。
我去了陸良鄉、東川縣、石林縣、尋店縣。我不是科學家,不能從氣象上找原因,我的看法干旱就是不下雨,從去年八月之后幾乎沒有下過雨。云南高原的太陽酷曬,就是下雨,雨量小土地也馬上干了。農民種下的東西都收不上來,去年種的土豆長不出來,他們就刨出來,用來喂豬。我所在的這個地方,山上的草全曬死了,毛竹也一片一片死了,只有樹還是綠的。
現在當地的農民喝的水沒問題了,電視新聞報道云南旱災之后,運水的車能送水過來。除了個別的地方缺水以外,飲用水已沒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