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爭議的非洲開發 中國在贊比亞的真實存在

40年前,坦贊鐵路剛剛開工,那是中國援助非洲弟兄的標志。而40年后在贊比亞,中國在海外最大的礦產企業年產10萬噸銅,最大的中非農業合作項目鋪開幾千公頃。

責任編輯:郭力 李梁 馬昌博 實習生 丁婷婷

■編者按:“中國在世界的真實存在”系列專題,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第二站——南部非洲國家贊比亞。

40年前,坦贊鐵路剛剛開工,那是中國援助非洲弟兄的標志。而40年后在贊比亞,中國在海外最大的礦產企業年產10萬噸銅,最大的中非農業合作項目鋪開幾千公頃,“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拔地而起。

中非傳統友誼,顯示了更多層次的時代內容。

在中國投資的贊比亞謙比希銅礦,冶銅工人等待上工。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明鏡/圖)

“中國”,無處不在

中國的銀行,大標牌閃閃發亮

南部非洲大陸的雨季剛剛結束,雨水的下一次到來恐怕還要等待長達半年的時間。

在首都盧薩卡,一位典型的贊比亞市民很可能發現,他一天中的生活將與“中國”這個陌生又熟悉的事物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

他吃個早飯。當地傳統食品?,?,原料玉米卻產自距盧薩卡50公里的中國國企,中墾農場。

他走上街頭。在繁華的商業街開羅路上,“中國銀行”的大標牌閃閃發亮。即便是其他建筑,他聽說,中國公司已經占據了贊比亞建筑市場80%的份額。

不論手機還是固定電話,他打個電話,都得使用由中國的華為和中興公司架設的通訊網絡。他打開報紙看到連篇累牘的黨派爭斗,反復爭論的話題,是關于中國的礦業公司、中國的商人。

盧薩卡街頭沒有麥當勞,但他可能會遇到“遠東飯店”或者“四川飯店”,滿街的連鎖超市“Budget Store”是中國人開的,當地最大的購物市場“Kamwala”是中國公司修建的。

他累了回家。中國制造的電視機里卻傳來新聞,“總統班達在訪華期間同中國政府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政府將把貸款的70%用于本國公路建設……”

“資源報國”

“我們雖然是企業經營,但也要兼顧政治責任。”

從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出發,一路向北,大約5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進入銅帶?。–opperbelt),到達贊比亞第二大城市基特韋(Kitwe)。“銅帶”指的是一條長250公里、寬65公里、向西北延伸至剛果(金)的銅資源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沉積型銅礦床,贊比亞境內已探明儲量為12億噸。礦業,是這個國家的支柱。“到目前為止,這是中國在境外唯一已經正常生產和盈利的礦山。”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色集團)總經理羅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羅濤指的是離基特韋30公里處,著名的謙比希銅礦區。1998年,中色集團旗下的中色非洲礦業有限公司(NFCA)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謙比希銅礦。該礦區最早由英國公司開采,但英國人早在1983年就已經由于各種原因撤出。

NFCA總經理王春來透露,雖然金額數量不高,但涉及中國海外資源戰略,這個項目得到了中贊兩國高層的支持。“我們雖然是企業經營,但也要兼顧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王春來說。

事實上,謙比希銅礦的經營非常出色。自2003年投產后,NFCA在2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