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悟】上海未完成的使命

過去的幾年間,以世博會為名,規模駭人的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正日漸尾聲,這座城市在幾乎每一個角落加速度地推進著洗心革面的歷程,叉車、吊車、推土機、壓路機的身影隨處可見。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編者按:六百六十座中國城市中,上海,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最前沿,最能感受著其間所有冷暖,分析它的今天,實是提示中國城市的明天;玉門,地處偏遠,因資源興,也因資源衰,它的背后是中國為數甚多的資源性城市的共同困局,如何尋找并培育城市內生動力,幾乎是共同命題;而名不見經傳的常德,則是中國規模最為龐大的內陸中等城市的縮影,它的急切,它的惶惑,它偶爾的不知所措,演繹著第三中國沉默的大多數的普遍處境。

在地圖上,連線三地,恰是一巨大的折線,這隱喻著新中國城市化六十年蒼黃歲月的真實軌跡,而以行政綱領性文件,或一時的主流陳述為線的梳理,實為討巧而又直指核心的嘗試。

城市化有歷史,城市也有歷史。對于城市傳統的延續,對個性化歷史的尊重,成為當下城市化進程的顯性焦慮,也是考驗中國城市化成敗的一個關鍵指標。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為悟。于中國城市化進程做梳理檢點,城悟專題,亦期如此。

盛會之后,休養生息?

陸杰覺得自己可以提前退休了,這個堅持用影像記錄上海城市三十年變遷的攝影師突然發現自己以后將沒什么可拍了,“這至少比我預期提前了十年。”

這一切,都是因為世博會,上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盛宴,陸杰的鏡頭一度應接不暇。

■資料鏈接

○總人口:1952年,572萬;1980年,1146萬;2008年,1391萬。半個世紀增長近兩倍

○市區面積:1960年,140平方公里,1990年,748平方公里,2008年,約2700平方公里,半個世紀增長近20倍。

○生產總值:“一五”,293億;“十五”,34872億,半個世紀增長近120倍。
上海世博會第一次歷史性地將園區選址于市區,一個直接目的就是想借機改造南浦大橋兩側這塊龐大的工業基地,這實際上也是新上海最后的一塊舊疤?,F在看來,這一目的順利達成,盡管黃浦江邊的大量廠房被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保護了下來,但困擾城市環境和觀瞻的重工業企業已被整體遷移,黃浦江一線流光溢彩已經指日可待。

過去的幾年間,以世博會為名,規模駭人的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正日漸尾聲,這座城市在幾乎每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