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黑客
熊貓燒香病毒制造者李俊,已不再是黑客中的“自由騎士”,而更多欲擺脫成長的煩惱的90后黑客們,麻雀一樣在無邊的網絡天空中呼嘯而來,又呼嘯而散
責任編輯:沈穎
熊貓燒香病毒制造者李俊,已不再是黑客中的“自由騎士”,而更多欲擺脫成長的煩惱的90后黑客們,麻雀一樣在無邊的網絡天空中呼嘯而來,又呼嘯而散,在虛擬世界滿足內心對自由與尊重的渴望,以此度過同樣躁動而迷茫的青春期,最終把“騎士”的黑色披風,甩在成人世界的門檻外
“熊貓燒香”病毒的制造者李俊、雷磊(左) (史春陽/圖)
李俊,曾是黑客中的大佬級人物,去年12月24日,因蜚聲中外的“熊貓燒香病毒”案入獄3年后得以提前釋放,目前在類似Twitter的新浪微博上,被關注熱度仍不減當年,達到近兩萬人。其中多數是有著霍霍青春的90后。
少年李俊曾在武昌干過網吧管理員,到電腦城幫人裝機,中間還替人開過車,這個離開打工的水泥廠時聲稱“不想做不喜歡的事”的少年開始了他的青春期。
他留在黑客江湖中的那段傳奇生涯,現在看來,與他躁動的青春期正不謀而合。
黑客帝國是少年李俊眼里真正的理想國,充分滿足了他確認自我價值的需要,青春期被肯定、被關注的渴望,對自由、平等、分享的心理需要和對未來的好奇。
他常常強調自己“面對面的交流能力很差,會緊張”,哪怕僅僅是在電話里,和記者通話不到幾分鐘他也會借故委婉掛斷,而在陌生的網絡世界,他可以飛快地敲擊鍵盤與20人同時對話。
此時,他自我感覺成了“蒙面大俠”,是虛擬空間里的“自由騎士”。他白天睡覺,夜晚亢奮,“我就是這解迷的人,自由穿梭于網絡之間。”
出獄后,有出版社請李俊寫自傳,或寫跟網絡安全技術有關的書,李俊沒有回復,“我需要想想清楚”。有大學請他免費去深造,他直接拒絕了,“我不想讓別人說我炒作”。“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已日漸理智的他現在似乎有些后悔,開始羨慕起那些開公司做安全維護的朋友,“他們靠的不是技術,而是機遇和商業眼光”,如果時光能倒退,他希望自己的過去十年活得和他們一樣。
已近而立的李俊,站在這一個標志成熟的人生節點上,過去在黑客傳奇里的光榮與夢想早已隨風飄去——“以后不再做黑客了”,“我只想做個普通人”。他正在尋求轉型,或許做一名網絡安全專家,即所謂的“白帽”。
而許多正陷入成長的煩惱的十幾歲年輕人,血氣方剛,就像當年的李俊一樣,想通過黑客技術一夜蛻變,成為閃耀的明星,關注的焦點,對迅速坐擁令人艷羨的財富無限神往。
不同的年輕人,有相同的爬滿了跳蚤而充滿壓抑的青春期。
“我們經過漫長的十年寒窗,循規蹈矩的做人,終于發現自己可以在黑夜來臨時成為虛擬世界的無冕之王。”被稱為黑客教父的萬濤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這里存在捷徑和魔法,可以跨越國界種族文化,完全成為自己的主人。”
正因為此,即使李俊不再是黑客中的自由騎士,而青春期黑客,也許永不消逝。
紅與黑
把國旗高高地插在日本靖國神社網站的那一刻,電影《精武門》里李小龍扛了一塊“東亞病夫”的招牌到日本人的武道館,并當著日本人的面將其踢破砸爛的經典畫面馬上就出現在李俊的眼前:“叫你還敢欺負我們中國人!”
16歲的李俊開始觸網,并對網絡里的熱血傳奇游戲著迷。為了玩游戲,他會選擇逃課。
在技校讀書時,同學們還在練習打字,李俊已自學了windows基本操作和dos命令。畢業后,他在水泥廠干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廠長評價李?。?ldquo;只知道悶頭干活兒,不投機取巧,是一個老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