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300政府人員過保障房初審回應:都是臨時工 豪宅是借的
保障房申請人住在水榭花都、香榭里,他可能是在該地租房住,也可能住在親戚家。
4月10日,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請受理初審合格家庭公示期正式結束,在為期15天的公示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奇怪的現象:據《南方都市報》記者統計,全市通過保障房初審家庭中至少299戶有成員在政府機構工作,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個是政府機構人員。齊齊哈爾市駐深辦主任石某也通過了申請,不少申請者甚至還住在每平方米售價超過5萬元的豪宅。
《廣州日報》報道,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迫于壓力,已經有個別申請人因條件不夠主動退出公示。也有部分公務員退出申領。例如被媒體曝光的石某,因為怕影響在法國讀書的孩子,已經退出申請。
市住建局表示,將在終審階段對申請人的財產、房產等進行實質性審核,預計今年6月中旬進行第二次公 示。對弄虛作假騙取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的,相關部門 將取消相應資格、收回住房、提高租金。對拒不執行的,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一怪:299戶申請者來自政府機構
此次保障性住房申請以家庭為申請單位,每個申請單位確定一名家庭成員作為申請人,其他家庭成員作為共同申請人,由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然而,在初審通過者填寫的“工作單位”一欄里,出現了諸多政府機構的名稱。在初審通過者填寫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