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虛火,長期滯漲?——金融四十人號脈中國經濟

此輪金融危機結束了全球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未來中國經濟將很可能進入一個不曾有過的新階段:滯漲,即低增長,高通脹。

責任編輯:鄧謹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經濟增長雖然過熱,但這種增長不太牢固。一是此輪增長是源于地方政府高度擴張的投資拉動,而不是企業層面有機的投資拉動。二是在人民幣幣值低估和政府補貼下,中國的出口呈現的是虛假性、恢復性增長。

這輪投資主要投在了中西部的基礎設施,我們是否能出臺大手筆的改革政策,來消化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帶來的勞動生產力的提高?

現在關鍵是我們要像重視出口那樣重視我們的消費,要像刺激出口那樣刺激消費,重新構建消費管理體系,同時改善分配制度。 

中國經濟烏云遮日 (CFP/圖)

現在熱的不僅是房價。

本周四,中國經濟第一季度GDP數據將要出爐,外界普遍預計高達12%。這是否意味著才走出冰窖沒多久的中國經濟已經過熱?為什么這么快就過熱?此輪過熱和以往的過熱有何不同?

更重要的是,此輪金融危機結束了全球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未來中國經濟將很可能進入一個不曾有過的新階段:滯漲,即低增長,高通脹。

高通脹的壓力幾乎來自全方位,除了貨幣超發,未來5到10年工資推動的成本性通脹將不可避免,而國內以前被壓低的資源價格、利率和匯率等資本價格的上升已箭在弦上,房地產價格更是一騎絕塵,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攀升也帶來了輸入性通脹。

經濟無論冷了還是熱了,中國政府都很有辦法,但如果滯漲了,特別是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可是一個從未有過的挑戰。

上周日,2010金融四十人年會在京召開。眾多金融領域的精英對“后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改革再出發”的主題進行了研討,其中一個場次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熱議,本報摘編如下。

虛火旺

哈繼銘(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我認為中國經濟偏熱的可能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