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崗村:不種莊稼種房子
河南鄭州城郊西崗村的耕地已所剩無幾——把耕地變成房子,似乎比種地更容易致富。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沒幾年光景,河南鄭州城郊西崗村的耕地就幾乎消失了。把耕地變成房子,似乎比種地更容易賺取財富。這一歷史性的發現,讓西崗村變成了一個大工地,連村邊的西流湖也未能幸免。
西崗村“西湖秋韻”經適房小區里的聯體別墅。 DFP (CFP/圖)
西崗村村委會自制的產權證 (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圖)
西崗村六個自然村之一——北崗村,家家戶戶建房,現在很像是城市里的“城中村” (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圖)
無主之湖
如果西流湖就這么干涸下去,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湖里也會蓋滿了房子。
今年1月,在河南鄭州城西約10公里處,西流湖邊一夜之間出現了一百多塊墓碑,湖邊儼然成了一塊公墓墓地。有人說這些墓碑是從一公里外集體遷移來,有人說這是村民們為了占地而搬來的。
到了3月份,湖邊佛光寺住持、66歲的法師釋行貴發現,平時她和村民們用于下湖放生的臺階已經徹底被建筑垃圾阻斷。
這些來歷不明的建筑垃圾自5年前開始就一直在湖邊堆積。各式各樣的房屋也在一步步向西流湖逼近。西流湖管理處除了在湖邊拉起“嚴禁亂倒垃圾和下房土”的條幅外,似乎沒有任何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西流湖已經干涸得不太像一個湖。建筑垃圾和泥土正從兩岸往中間擠過來,淺淺的一層青灰色的水面,是不知來自何處的排污管道里的水。湖底的黃土四處裸露著。村民們說,現在水面比過去縮小了三分之一。
這里原本是一個有62.6萬平方米水面的人工湖,水引自黃河,擔負著鄭州市近一半的飲水蓄水任務,被稱為鄭州的“大水缸”。但在去年7月,鄭州市政府為了“鄭州市南部生態用水河道輸水工程”(國慶60周年獻禮工程)的需要,從西流湖底修管道放水外流,西流湖水被放干。原本說9月完工以后就會再次引水進來,至今不見蹤影。
在佛光寺遙遠的對岸,曾培養了13個航模世界冠軍的河南省航海模型運動基地,此時正尷尬地佇立在干涸的湖邊?;刂魅螐埡龑δ戏街苣┯浾哒f,以前隊員們來此集訓時,直接舀湖水解渴、刷牙。但現在,不僅水是臭的,訓練也只能去別處了。
西流湖沿岸二百米范圍內原本屬于不準建房的被保護區域,但現在“種”滿了房子。隨著地鐵一號線從鄭州城內修過來,湖邊西崗村的土地變得更加金貴了。該村的6個自然村中,有5個處在西流湖水源保護區內。
土地開發的熱風其實早就刮到了西崗村。從十幾年前開始,村里的耕地就一天比一天少,廠房、小產權房倒一天天多起來。直到現在,村里的耕地已所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