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穩”新思路:利益表達制度化,實現長治久安

今日的中國是世界上社會矛盾和沖突最嚴重的國家嗎?顯然不是。今日的中國是世界上發生社會動蕩可能性最大的國家嗎?顯然也不是。但中國是在維穩上投入力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責任編輯:戴志勇

成立“維穩辦”、“綜治 辦”,設立專項“維穩基金”,強調“領導包案”、“屬地管理”,推行干部考核中的“零指標”等這些安排,難以從根本上治理社會矛盾和沖突。所以,破除傳統 的維穩思維,形成關于社會穩定的新思維至關重要

隨著社會矛盾增多,社會穩定已成當今社會的一個“結”。它既是現實,也是心理的。擔心社會不穩定,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憂患情結。

今日的中國是世界上社會矛盾和沖突最嚴重的國家嗎?顯然不是。今日的中國是世界上發生社會動蕩可能性最大的國家嗎?顯然也不是。但中國是在維穩上投 入力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我國目前正處在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需要對一些重大問題做出準確判斷和抉擇。如何判斷目前的社會矛盾,判斷與此相聯系的社會失序的可能性,從而對發 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正確抉擇,已迫切需要解決。

急需降低的維穩成本

近年,各地維穩投入急劇上升,已成為地方政府一項占相當比重的常規支出。據統計,我國今年用于內部保安的預算達人民幣5140億元。據《2009年 預算執法情況及今年預算草案報告》顯示,公共安全財政支出去年增加16%,今年將再增8.9%,增幅超過軍費,實際金額與國防開支相差無幾。

目前還要大量人力投入。由于“零指標”和“一票否決”的巨大壓力,地方政府不但要把維穩當作首要任務,擴大編制、增設“維穩辦”、“綜治辦”等機 構,而且往往大規模動員,力保轄區無事。對于部分可能制造“麻煩”的人員,采用“多跟一”,實施24小時監控。這給基層干部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地方政 府有時還會發動大量志愿者,配合相關部門。

在一些地方,維穩已經對政府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非常時期,基層政府許多工作人員都有“承包”的任務。

如果不改變現有的工作方式,維穩成本將成為日益沉重的負擔。更不利的是,為完善市場經濟和構建和諧社會所必須的一些重要改革,可能因此被延遲。

要超越維穩與不穩定的循環

現有的一些做法,較難避免一個循環:越是要強調社會穩定,部分基層政府就越不能接受民眾的利益表達,利益格局就越傾斜。由于正當的利益要求不被接 受,一些群體或個人就只能采用體制外的方式表達不滿,導致社會矛盾越加激烈,維穩只好被不斷強化。

社會矛盾的解決原本是一種博弈的過程,一旦“是否影響穩定”成為官員解決問題時的選擇標準,可能影響穩定的,就努力解決;不會影響穩定的,則盡量拖 延。長此以往,民眾或許會將所謂“鬧”作為博弈的一種手段。“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就是由此而來。

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正視。

不當維穩易變成維護強勢群體利益的工具

目前我國社會結構高度分化,不同的群體和階層的利益開始出現明顯差異。這些利益本身往往并無“對與錯”的差別,只要是合法的,都是正當的。

問題是,不同群體或階層追逐自己利益的能力明顯不同。諸如農民工和城市下崗職工等弱勢群體,缺乏體制內的利益表達渠道和利益談判能力,不僅無法影響 事關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也難以通過談判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一些占有大量資源的強勢群體,則已初步顯示了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公共決策的能力。

如果以穩定為由不允許農民工集體追討被拖欠的工資,不允許被拆遷戶就拆遷補償進行討價還價時,維穩工作就容易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