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稅“借殼上市”?
物業稅在美國、加拿大等很多國家成為地方上的第一大稅種,但從未被賦予抑制房價的重任,各國在征收時,也以不影響房價為第一原則
物業稅在美國、加拿大等很多國家成為地方上的第一大稅種,但從未被賦予抑制房價的重任,各國在征收時,也以不影響房價為第一原則
中國樓市的持續發飆,讓“物業稅”出臺再次成為焦點,但種種跡象表明,討論多年的“物業稅”可能改頭換面,借殼“房產稅”正式出臺,成為抑制房價的政策利器。媒體報道,繼重慶準備征收“特別房產消費稅”后,上海也將開征“住房保有稅”。而更確切的消息稱,針對房產征稅的試點地區可能定在京、滬、深、渝4個城市。
對于物業稅難以出臺,各地只能以“特別消費稅”、“住房保有稅”等曲線抑制房價的舉措,坊間多有爭議。其實,“物業稅”也好,“住房保有稅”也罷,大家更多的關注點并不在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