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新政沖擊了誰
房貸新政更多地起到的是引導市場預期的作用,以及加速中等收入階層的“市場擠出”,對富裕群體、對低收入群體沒有太大的直接沖擊。
責任編輯:顧策 余力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李維娜 梅嶺
發展商總體上錢松、地貴、存貨不多。新政可能導致開發商拿地和新開工意愿下降,但降價的意愿和壓力也不顯著,帶來的最先沖擊,可能是交易量的逐步滑坡。
房貸新政更多地起到的是引導市場預期的作用,以及加速中等收入階層的“市場擠出”,對富裕群體、對低收入群體沒有太大的直接沖擊。
人口算術
供應:2000-2008年間,中國商品房銷售總面積為40億平米,其中住宅為35.8億平米,即便假定這些商品住宅全都是90平米以下的商品房,那么總套數約4000萬套,也就是每年約450萬套的供應量。中國目前戶均人口不足3人,因此這些商品住宅每年可多容納約1350萬城鎮人口。
需求:2000-2008年間,中國城鎮人口從4.59億人增長到6.07億人,增加了1.48億人。大致年均增加城鎮人口1640萬人,至少550萬戶(之所以用“至少”二字,是因為這樣的估算,假定了所有新增城鎮人口,在進入城市當年就立即結婚并立即生育,也假定了原城市居民不存在任何改善居住需求)。
未來:依據這樣的城市化進程,未來20年,中國人口約16億人,其中城市人口可能為9.3億人,城市化率水平仍然不高。
最簡單的供求關系:中國城市化進程,始終伴隨著商品房供不應求的缺口,這不可能不推高房價。
中國商品房市場長期以來面對供求失衡,舍供求之外的其他渠道根治房價,是相當困難的。
交易量將滑坡
平衡市場供求的方式,既需要增加土地供應,也需要抑制住房需求,尤其是投資性、投機性需求。
這次房貸新政的主要思路,出自增加供給和抑制需求的雙管齊下,在土地供應方面大幅度放量至年供地計劃16萬公頃,這幾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