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最嚴”新政: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但這一仍旨在“堵”而不是“疏”的調控政策,短期內“藥效”猛烈,長期看能否逆轉樓市的供需形勢?
責任編輯:顧策 余力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李維娜 梅嶺
一盆冷水兜頭澆向樓市熊熊的需求之火。中央政府罕見地連下金牌,從未用過的政策連番出臺,今春樓市的兇猛漲勢戛然而止。
但這一仍旨在“堵”而不是“疏”的調控政策,短期內“藥效”猛烈,長期看能否逆轉樓市的供需形勢?
如果貨幣、財政、收入分配等根本制度不發生改變,樓市的下一次調控可能并不遙遠。
樓市高燒持續一月,中央終于開出了強力退燒藥。
一周前,中央公布了此前一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首套房但面積在90平米以上的,首付不得低于30%。
這是自2003年開始有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二套房首付比例最高的一次。
調控新政一出,中國樓市頓時陰云密布。 (CFP/圖)
業界和評論人士還沒來得及充分解讀新政,周六緊接著又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這個新版“國十條”(區別于2006年國十條),涉及了抑制投機、政府監管、金融政策、交易稅費、土地交易、房源供應等多個方面;最重要的是,還有兩條從未用過的政策——在某些城市可以實施“停止對第三套房貸款”、“外地人購房,必須出具一年以上納稅或社?;鹱C明”,并且將高房價問題納入地方政府問責機制。
“史上最嚴”、“前所未有”、“條條致命”、“打擊精準”,屢屢讓百姓失望的樓市調控政策,在這一次,獲得輿論的正面評論空前得多。
但在一些經濟學家眼里,這一“順應民意”的調控政策卻并不高明。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在他的微博上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