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多家企業涉侵權
第107屆廣交會從15日開幕至24日,大會共受理投訴446宗,認定涉嫌侵犯知識產權企業232家。數據顯示,從類型上看,在所有投訴之中,專利類投訴所占比重最大,以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涉嫌侵權為主,國內企業相互投訴較多。商標類投訴主要為涉外投訴,涉外率達92%,同時知識產權中介機構進館調查取證代理投訴增多,主要涉及三麗鷗、本田等商標。此外,版權投訴出現大面積投訴現象。
第107屆廣交會從15日開幕至24日,大會共受理投訴446宗,認定涉嫌侵犯知識產權企業232家。
據廣交會主辦方統計,廣交會第二期開館兩天以來廣交會共受理投訴225宗,208家企業被投訴,認定66家企業涉嫌侵犯知識產權。19日結束的一期會展交易期間侵犯知識產權現象比上一屆有所好轉,共受理投訴221宗,被投訴企業342家,認定涉嫌侵權企業166家,分別比上屆同期減少9.43%、2.01%和7.26%。
數據顯示,從類型上看,在所有投訴之中,專利類投訴所占比重最大,以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涉嫌侵權為主,國內企業相互投訴較多。商標類投訴主要為涉外投訴,涉外率達92%,同時知識產權中介機構進館調查取證代理投訴增多,主要涉及三麗鷗、本田等商標。此外,版權投訴出現大面積投訴現象。
廣交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廣交會在保障廣大企業和客商的利益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引導參展企業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以前由于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缺乏開發國際品牌的能力和經驗,傾向于模仿國際品牌,容易造成侵權。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把自己自主創新的產品帶到了廣交會,同時也開始重視自身知識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