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們的垃圾鑄成我們新的鳳凰——徐冰《鳳凰》移居世博園

《鳳凰》是上海世博園中最大的裝置藝術品,制作材料取自北京場館的建筑廢料。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盛佳婉

《鳳凰》并非為世博會而做,制作材料取自北京建筑場館建設過程中的建筑廢料,奧運期間,北京工地停工,《鳳凰》也只能停工。人們都在參觀這個“垃圾鳳凰”。

承接世博會中軸大道雕塑項目的法國密特朗藝術基金會也在參觀者之列,睿芙奧公司指示要在工廠準備好“五星級”的招待,已經蓋滿塵土的“鳳凰”被水洗打扮了一番。密特朗基金會的藝術總監看后特別興奮,決心把這個作品放在世博大道的中軸線上。

由于尺寸、承重和防雨等問題,最后放中軸線的想法沒實現。后來,他們又建議放在中國館的紅鼎中間,但這個地方太重要了,誰都不能決定此處該放什么。最后那里什么也沒放。

現在《鳳凰》落在浦西的寶鋼大舞臺,跟世博會全新的、當代的、使用了光感的大部分建筑形成反差,也是世博會上最舊的建筑。

徐冰說:“鳳凰放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樣。有點嫁雞隨雞的意思。”

春天的北京,夜涼如水。

3月26日晚上,北京今日美術館前的廣場上,六臺黃色的吊車將兩只巨型大鳥緩緩吊起。藝術家徐冰的新作《鳳凰》開始試吊。緩緩升起的鳳凰亮著淡淡的淺藍色燈泡,一改白天的粗糲和狂放,如同在深海里遨游一般舒展飄逸。

鳳凰并沒有懸掛在原先應該懸掛的地方,但是最終還是升起來了,一如徐冰堅持的那樣,做了一次單獨的展示,與《鳳凰》原先展出的最佳位置——北京CBD遙遙相對。

2007年1月的一天,臺灣睿芙奧藝術品公司找到剛從紐約回到中央美院擔任副院長的徐冰,請他為某財富集團在北京的一幢大樓設計制作一件作品。如果徐冰完成這件作品,投資方將為美院學生提供資助。

該大樓位于北京CBD金融中心,與東三環旁的CCTV大樓相距不遠,投資方希望徐冰的作品出現在兩幢玻璃大廈的中庭之間。徐冰來到工地察看現場,卻看到了震驚的一幕:“中國現代建筑景觀和建筑工地差不多是今天中國一個典型的景觀,但是以前都是在圍欄布外面,沒有進入過里面。真正進入里面,你真的會有一種震撼,這種震撼就是工作的現場和工人的條件,這種震撼是過去沒有的,我沒想到以這么低的科技的條件,蓋出那么現代化的大樓。”

徐冰的靈感應運而生,金融大廈中庭70多米長、30米高、28米寬的長方形空間像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盒,徐冰設想制作兩個分別為28和27米長、6米寬的大鳥掛在其中,營造出一個飛翔的意象。這兩只大鳥將全部采用施工現場的建筑廢料以及民工的生產和生活用具制作而成。

這兩只大鳥原先選定的是鶴,后來改成了鳳凰,“鳳凰涅槃”不但有再生的含義,而且與垃圾和財富有隱喻的關系,二者可以互為襯托。

當時徐冰準備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這件作品,但是,徐冰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對鳳凰從創意到完成竟然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藝術家和資本家的博弈之中誕生的鳳凰確實有著不同尋常的現實意味。

《鳳凰》開幕前一天,《鳳凰》文獻展正在布展。文獻展以連環畫的形式再現了鳳凰艱難的創作過程,由詩人翟永明執筆。作為文獻展標題的“鳳凰的故事”標牌掉在地上,“鳳凰”兩字不見了,只剩下“的故事”三個字,標牌旁邊的地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