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觀”——一個美國導演的陳凱歌版《圖蘭朵》
《圖蘭朵》在在中國從被禁到變為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對自己認知的變化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盛佳婉
《圖蘭朵》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可以被多樣化地理解,而現在的中國也正在被多樣化理解。
廣州珠江邊上豎起了一支“飛碟”,這座造了五年的碟形建筑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廣州大劇院,由建筑界的時尚女魔頭扎哈·哈迪德設計,它也像傳說中的 “海珠石”,靜靜躺在珠江邊上。5月6日,這座劇院將正式開張,同一天,歌劇院斥巨資制作的《圖蘭朵》將在這里首演。
這里弄錯了,但我喜歡,就這么演吧
5月6日上演的《圖蘭朵》由美國人薩沙·斯特羅(Shahar Stroh)擔任執行導演。2008年,陳凱歌執導的《圖蘭朵》在西班牙上演,斯特羅那時擔任助手。此前,他曾在電影《無極》中與陳凱歌有過合作,擔任該片助理導演。
陳凱歌選中音樂科班出身的斯特羅參與《圖蘭朵》,一個原因是他們之間的相處讓陳凱歌感到舒服。“我和他一直都是密切合作的同事,而且我將他視為我的精神導師和很好的朋友。”相對于電影來說,歌劇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定的傳統。斯特羅認為自己幫助陳凱歌超越了界限,將歌劇的精神發揚光大。
幾個月前,人在美國的斯特羅接到廣州方面的邀請出任執行導演,他當即把這一消息告訴了陳凱歌。“他肯定知道我接受了邀請,我當然不希望任何事影響到我和他的私人關系,他明確表示不參與這次制作。”
最終出現在廣州版《圖蘭朵》中的陳凱歌是“西班牙瓦倫西亞歌劇院版《圖蘭朵》原創導演”。
陳凱歌執導的《圖蘭朵》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歌劇院上演時,由祖賓·梅塔擔任指揮,廣州版換成了洛林·馬澤爾。“當然,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指揮大師,也都非常熟悉這部歌劇。我其實很好奇他在現場將怎樣指揮,我想他可能會在某些章節放慢速度,細節處理上會不一樣。他是那種把自己對音樂的要求都事無巨細寫下來的指揮家。所以很難出錯,即便出錯,也會被糾正。”
斯特羅認為陳凱歌可能有更感興趣的事情要做。在西班牙,他已經領教過這位中國導演在創作上的做事風格。“彩排時我向凱歌指出一些錯誤,他會說,‘是,這里弄錯了,但我喜歡,就這么演吧。’我從他身上學到一件事,永遠不要成為你已經做的決定的奴隸,也不要成為規矩和教條的奴隸。這才是制作過程中最出彩的地方。”
有位很優秀的俄羅斯演員在劇中飾演一個盲人,排練的時候,陳凱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