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噴嚏”,城市成“孤島” 誰在守護40萬公里海底“高速公路”

對現代城市致命的打擊,不僅僅是物理的破壞,更有信息的隔絕封鎖。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現代的城市不只是建筑的物理聚集,更是信息交匯的中心。對城市致命的打擊,也不僅僅是物理的破壞,更有信息的隔絕封鎖。我們應該還記憶猶新“5·12”地震中,那處于“信息孤島”狀態下的汶川縣城的無助與驚慌。

而作為信息傳輸載體的海底光纜,某種意義上成為城市的另一道生命線,本期“天工開物”專題,為您揭開隱藏在大海深處的另一個秘密。

威脅上海世博會安全的因素無處不在,即便幽暗的海洋深處。

4月,中國海監(國家海洋局領導下、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行政執法隊伍)啟動近年規模最大的海上巡護行動,直升機、艦船配以尖端的裝備,將在半年內,持續游弋在中國的近海。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不為宣示領海主權,不為針對恐怖襲擊,而為維護大洋底下那綿延數十萬公里、粗如手腕的光纜。

這些神秘的光纜,正是城市信息交互的根本命脈。上海外海海域現有的10條海底光纜系統承擔著我國近80%新聞數據、國際互聯網和國際電話的傳送任務,通達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可謂海底“高速公路”。

這意味著有關上海世博會的每一個細節都必須經由它們才能傳遞到世界各地,這場海上信息保衛戰攸關盛會的成敗。

這場戰役注定不輕松,長期居高不下的故障率和變幻莫測的海上威脅,都在挑戰著脆弱的信息“神經”。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2006年底那場由臺灣南部海域地震所引起的大面積網絡癱瘓,至今令人記憶猶新。

事發當日,值班員倪敬華正在位于上海崇明的海纜登陸局值班,剎那間所有監視屏在毫無前兆的情況下猛現紅屏,警報大響。第一根,第二根直至第四根,東海海域共5條海底光纜最后僅剩一條在勉強支撐。

這是人類歷史上自1985年互聯網開創以來最大的網絡災難。

大約1500萬的MSN中國用戶一時無法日常聯絡,而那些預備申請國外大學和參加托??荚嚨闹袊鴮W生,則因為登陸不了海外高校和托??荚嚨捻撁?,留學夢想命懸一線。

事實上,因為地震等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海底光纜事故僅為冰山一角,類似的情況其后也僅在2009年發生過一次,2009年8月,臺灣海域再次發生地震,9條國際海底光纜系統相繼中斷,再次導致MSN用戶斷線、部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