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也低碳
若全國千所高校都成為“低碳大學”,一年便可節省約210億元。
責任編輯:朱紅軍 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 如果全國近千所高校都成為“低碳大學”,一年便可節省約210億元。此外,還可省出26個武漢東湖的水體量,增加七個半香港大的綠化面積。
■ 信奉低碳理念的學生對社會傳統理念的影響及沖擊的效應又有多大?副校長胡福印的答案是,“不可估量”。
“低碳”不再是一個書面上、口號中活蹦亂跳的詞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正從最樸素的“節能等于省錢”的理念出發,用技術含量并不高,甚至是歐洲幾十年前的技術,打造著中國版的“低碳大學”。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行為影響著生活在這所大學中的每一個將來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重塑社會價值觀的學生
連地底下也不能閑著。每天清晨,在圖書館迎來第一位讀者之前,埋藏于地表100米之下的地下水就開工了。其與地表溫度產生的20攝氏度左右的差值,足以為這幢有三座足球場大小的建筑常年提供18攝氏度恒溫。
其他各路不受待見的廢水,下雨時,在水龍頭被擰開后,通過數條污水管與十座蓄水池,匯聚起來,集中過濾、曝氣、沉淀,再又通過數條血管般綿密的管道輸送出去,用于沖廁、澆花、養恒溫圖書館里的小金魚。
夜幕降臨時,安放于樓頂和路燈之上的太陽能板,在吸收了一天陽光后,開始釋放能量——路燈的光亮、澡堂的熱水、水房的開水……
如果不去注意數量眾多、大小不一的太陽能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