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汶川的石頭,趟過玉樹的河——被地震倒逼的救援進化

去汶川時,光機場安檢就花了4個多小時,而這次白云機場一路綠燈。從汶川到玉樹,整個救援體系和細節都在被地震這個幽靈倒逼著全方位進化

責任編輯:沈穎 實習生 林春挺

從汶川到玉樹,整個救援體系和細節都在被地震這個幽靈倒逼著全方位進化,而人類從智慧、行動力到心魂之間進化的速度能否追上地震神出鬼沒的腳蹤?

玉樹速度

去汶川時,光機場安檢就花了4個多小時,而這次白云機場一路綠燈??焖俦澈笫钦麄€國家應急體系的提升

時隔十天,王景超依然不忍回首4月14日上午看到的那一幕:玉樹第三完全小學一處倒塌的廢墟下,十幾名孩子已經停止了呼吸,“他們大多趴在課桌上,背上壓著一根重重的橫梁。”

王景超是玉樹州消防支隊參謀長,僅4小時前,他和戰友們還能聽到孩子微弱的呼救聲,為了搶時間,他們徒手刨挖石塊,有人手磨出了血。

2008年汶川地震后,軍人在廢墟上徒手救援。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如果再多一段時間,悲劇本可以避免。“地震中垮塌的10間平房已申報為危房,不久將被拆除。”第三完全小學校長尼瑪江才說。

讓他更為懊惱的是,汶川地震后,他們每個月都給學生們講地震安全知識,但“地震就那么幾秒鐘,孩子們根本來不及反應”。

當日7時49分地震突發時,王景超和戰友們正在出操。4分鐘后,全體60名官兵集結完畢,隊長康自福命令大家:“先去學校!”

“職業敏感之外,也借鑒了汶川的教訓。”康自?;貞浾f。

8時10分,王景超率領一支20人的救人小分隊出門時,結古鎮的街頭已是哭聲一片。道路堵塞,消防車開不出去,王只好救完一個現場,攔一輛小面包再撲下一個,“人少工具少,只好一邊救人,一邊等外援。”

最先向玉樹進發的一支外援來自廣東。地震當天下午2時20分,公安部給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打來電話:“集結300人,火速趕往玉樹!”珠三角各支隊接令時,還聽到另一個要求——有汶川賑災經驗的士兵優先。僅1小時40分鐘后,第一批157名官兵登機赴西寧。

集結速度如此之快,廣東省消防總隊戰訓處處長鄧梁至今都覺得不可思議。“聽說汶川地震后,我們第一批去的部隊,光安檢就花了4個多小時,而這次,白云機場應急辦就開辟了綠色通道。”鄧梁說,快速背后是整個國家應急體系的提升。

汶川地震后,國防部與國務院二十多個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而國家地震局也與公安部、安監總局等專業部門建立了應急聯動工作機制,與之配套的一項革新是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對專業隊伍的培訓。

以廣東為例。僅2009年,廣東跨區域的消防演練就有5次。“晚上接到命令一分鐘出動,白天是五十秒。”廣東消防總隊參謀長何錦坤說。

地震當晚11時,第二批官兵抵達西寧,300名官兵會師后第一要務就是“建立通訊保障組”——汶川地震時,通信交通不暢曾令許多地方成為營救的孤島。

六部海事衛星電話、幾十部對講機組成了一個總指揮和各個隊長間的龐大通訊網絡。

接著,官兵們被切割成6個大隊、10個分隊、20個攻堅小組,而為避免6個大隊各自為戰,何錦坤要求,裝備統一放在指揮部,“哪里需要,就調哪里。”

入夜,玉樹州軍分區的一個帳篷內燈火通明,玉樹原來的行政規劃被19個片區取代,州級領導擔任各片區組長。

一切似乎都不如汶川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